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7-28
你好,小編百檢檢測為你解答:
紡織品抗菌測試標準比較,紡織品抗菌測試標準通常有以下抗菌標準:
GB/T15979-1995《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附錄B中的“產品抑菌和殺菌性能與穩定性測試方法”
中國衛生部的《消毒技術規范》中的抗(抑)菌試驗
FZ/T73023-2006《抗菌針織品》
AATCC100-2004《織物抗菌性能的定量評估》
JIS/L1902-2002《纖維制品抗菌性試驗方法、抗菌效果》
ASTME2149-2001《測定動態接觸條件下固定抗菌劑抗微生物活性的試驗方法》
其中,前兩種方法是針對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或消毒用品的測試方法。這類產品使用時間較短,且對抗菌性能的要求較高,樣品只需與菌液經過短期的接觸就可以顯示出抗菌效果,故在測試操作中樣品與菌液的接觸時間較短。抗菌紡織品與人體接觸時間較長,需反復使用,需要持久的抗菌性,且抗菌性要緩慢釋放,否則反而會刺激皮膚,并破壞人體正常菌群,對人體造成傷害。抗菌織物測試時,需延長樣品與菌液接觸的時間,顯然,用前兩種方法來測試和評價其抗菌性能不合適,故這兩種方法已逐漸被淘汰。
FZ/T73023-2006《抗菌針織品》標準是繼FZ/T01021-1992《織物抗菌性能試驗方法》于2004年8月被廢除之后新頒布的紡織行業標準。該標準既有定性測試方法,又有定量測試中的吸收法和振蕩法,而且對標準空白樣的制備工藝、檢驗方法、標準洗滌劑配方、抗菌織物試樣的洗滌試驗方法及抗菌性能的評價作了詳細的規定。但其把樣品與菌液接觸時間的培養溫度定為(24±1)℃,與國外測試方法的37℃差異很大。
AATCC100-2004和JIS/L1902-2002(除菌轉印法國內不用)都屬于吸收法。吸收法是在樣品表面接種細菌,對吸水性較好的抗菌織物測試比較準確,但是對于吸水性差甚至拒水織物來說,不僅難測試,且測試結果也不準確。AATCC100未提及菌的轉種方式,也沒有抗菌評定基準。JIS/L1902則在AATCC100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大的改進,對試驗條件都有明確的規定,特別是對接種用菌的培養方式要求很嚴格。它采用20mL小瓶,解決了AATCC100用250mL三角燒瓶測試中所遇到的一些難題,并擴大了測試的使用范圍。但是,國內生產這種小瓶的質量無法與日本相比,一經高壓消毒后:瓶蓋易變形,瓶子不密封,易導致洗脫菌液時液體溢出等安全問題,故限制了某些測試單位的使用。
ASTME2149-2001是一種振蕩測試法,測試操作比吸收法簡單,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測試方法。振蕩法是在一定液體中接種細菌,對于試樣的吸水性要求不高,對于纖維,不論是粉末狀或羽絨羽毛,或凹凸不平的織物,任意形狀的試樣都能應用,且對非溶出型和溶出型抗菌織物的測試都非常適用。該測試方法不僅可以測試織物,還可以測試粉狀和顆粒狀材料,以及其它表面處理固體材料。但是,該標準試驗條件規定不明確,變動幅度大,如振蕩速率、振蕩時間和溫度等可根據測試者隨意調節操作。若無統一的測試條件,測試結果無可比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