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將利用農博網等農村 電商網絡平臺和各類 展會,開展 糧食產品線上線下銷售。
?
日前,沈陽市政府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到2020年末,初步建成適應沈陽市糧情的現代糧食產業經濟發展體系。全市糧食優質品率提高10%左右;糧食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左右,糧食加工轉化率達到88%以上,主食品工業化率提高25%以上;糧食科技創新能力和質量安全發展保障能力達到更高水平。
?
構建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產業鏈
?
推動產糧大縣“一縣一企、一企多點”一體化網絡建設,確保1個區、縣(市至少有1個資產和信用狀況較好的骨干國有糧食企業。
?
《實施意見》提出,探索開展綠色優質特色糧油種植、收購、儲存、加工、銷售新模式,糧食企業要積*參與沈陽市糧食生產核心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
向上游以定向投入、專項服務等方式對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下游延伸建設物流營銷和服務網絡,充分利用農博網等農村電商網絡平臺和各類展會,開展糧食產品線上線下銷售。開展糧食全產業鏈信息監測和分析預警,加大供需信息發布力度,引導糧食產銷平衡。
?
發展雜糧、雜豆等特色農產品
?
鼓勵支持糧食企業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模式,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和物耗,提高糧食綜合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加快發展糧食精深加工與轉化,構建以綠色糧源、綠色倉儲、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為重點的綠色糧食產業體系。探索推廣“倉頂陽光工程”新能源項目、烘干塔節能改造項目,開展米糠、碎米等副產物綜合利用,促進產業節能減排、提質增效。
?
支持沈陽大米加工企業和地產雜糧等本土品牌宣傳和文化創立,讓更多沈陽大米品牌響起來、亮起來,爭取在銷售市場占有更大份額。鼓勵糧食加工企業開展“三品一標”生產,支持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
?
《實施意見》提出,增加優質產品供給。大力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建設,以市場需求和糧食產業發展為導向,逐步建立優質優價的糧食生產、分類收儲和交易機制。推進訂單生產,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促進城鄉居民由“吃得飽”向“吃得好”轉變。推進主食品工業化生產,加大特色糧油食品、大米深加工制品的多元化、定制化、個性化供給,發展雜糧、雜豆等特色農產品,促進糧食產品的提質升級。
?
建設完善區域性糧食應急配送中心
?
在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方面,《實施意見》提出,推進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在糧食產業中的應用,加大糧食儲藏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和糧情預警預報、智能控制分析系統的研發,解決糧食干燥領域能耗高、熱效率低、污染物排放等技術難題。在“互聯網+現代農業”建設中,引導糧食深加工企業加快提升糧食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實現智能倉儲、智能烘干的科技應用,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
?
《實施意見》在糧食產后服務上提出,建設2~3個專業化、規?;⑹袌龌F代化的糧食產后服務中心。
?
在糧食物流體系上,建設完善區域性糧食應急配送中心,推動糧食應急供應網點全覆蓋。提升海陸和鐵路運輸能力,加入中國(遼寧自貿區沈陽片區和中歐班列及沈陽-長春-哈爾濱農產品流通產業集聚帶,開發國際、國內糧食物流貿易合作。
?
建設糧食從種植到銷售追溯體系
?
在質量安全保障方面,《實施意見》提出,適應市場化糧食收儲體制改革,建立覆蓋面廣、功能完善的全市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提升市、區縣(市兩級質檢機構服務能力及監測覆蓋率。鞏固1個***和4個省級質檢中心建設,形成以市級為支撐、以縣級為基礎的糧食質量檢驗監測體系。
?
加強進口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建立進口糧食疫情監測和聯防聯控機制,加強口岸風險防控和實際監管。
?
健全質量安全監管銜接協作機制,加強糧食種植、收購、儲存、銷售及食品生產經營監管,完善追溯體系建設。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