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15 來源:互聯網
??? 近日,香港消委會發布調查報告稱,近三成
??? 或為原材料添加塑化劑
???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稱,測試了25款標注為可在微波爐中加熱使用的塑料飯盒,從7款樣本的盒蓋或盒身上檢出DBP、DEHP、DINP及DIDP這4種塑化劑成分,其中"LOCK&LOCK"、"JCJ"等5款樣本各檢出兩種塑化劑,而泰國生產的"JCJ"樣本盒蓋和盒身,檢測出的DINP及DIDP含量*高。記者注意到,7款上榜飯盒中不乏單個售價在30元左右的"高檔貨",同時,還有3款飯盒的盒蓋會出現脫色情況。
??? 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告訴記者,塑料制品分為聚氯乙烯(PVC塑料、聚乙烯(PE塑料和聚丙烯(PP塑料等,PVC塑料里含有塑化劑,而PP塑料里一般來說是不含塑化劑的,因為其材質已經足夠透明,無需添加塑化劑了。要知道,塑料里添加塑化劑的目的就是讓塑料更白、更透明、更柔韌。
??? 3月28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多數微波爐可用的塑料餐盒,其包裝上顯示,材質多為PP或PE.那么,這種PP材質的塑料餐盒為何會有塑化劑呢?"很可能在塑料餐盒上游原材料的生產過程中就添加了塑化劑,而塑料餐盒的生產商卻未必清楚。"董金獅告訴記者,這與消費者喜歡透明、光潔度高的塑料餐盒不無關系。
??? 微波加熱需注意溫度
??? 塑料餐盒是很多帶飯族帶飯去公司微波爐加熱食用的**,那么,塑料餐盒到底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 據了解,每種塑料都有其耐熱*限,在食品用途的塑料材料中,目前*耐熱的是聚丙烯(PP,可承受140℃,其次是聚乙烯(PE,能耐熱110℃,而聚苯乙烯(PS則只能耐熱至90℃。
??? 記者在超市看到,LOCK&LOCK一款塑料餐盒上標著材質為PP,耐熱溫度為120℃,而在其注意事項里,則提醒:"微波爐使用時,請低溫使用并將盒蓋分離或打開鎖定裝置后食用。"
??? 在超市里,記者注意到在10元區的兩款所謂的"微波爐專用塑料盒",既沒有標明材質,也沒有說明*高耐熱溫度,另外,也沒有任何有關使用方面的提醒。
??? 專家指出,在微波爐里使用微波爐專用塑料飯盒,如果溫度超過它們的耐熱*限,塑化劑就有釋放的可能,所以應避免長期用高溫加熱塑料飯盒熱食物。
??? 塑料制品也有保質期
??? "我家的塑料餐盒用了很長時間了,但因為不知道保質期,所以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該丟棄。"消費者唐女士對此很疑惑,這也是很多人不了解的。
??? 記者在超市看到,有的塑料餐盒標注了生產日期,但沒有保質期,有的則連生產日期也沒有標注。
??? 董金獅告訴記者,關于塑料餐盒的保質期,目前國家標準沒有硬性的規定,所以有的產品有標,有的則沒標,但一些產品標注"保質期兩年",這是針對未開封的情況,一旦開封就不存在保質期了。
??? 他提醒消費者,塑料制品也是有保質期的,過期后塑料會老化,出現變形、變色、變脆的情況。如果發現家中使用的塑料盒變黃、不再透明或出現染色的情況,應盡快更換。一般來說,塑料餐盒使用一年后就應更換。
??? 另外,董金獅還提醒,消費者平時要注意避免用塑料餐盒裝油脂多或糖分高的食物,因為油的沸點高于100℃,容易超過塑料的耐熱*限。同時油和糖以及塑化劑都是有機物,相似相溶。要避免使用磨損性的清潔液或清潔布進行清潔,以避免刮花塑料盒,釋放出不明物質。
??? 至于用微波爐加熱飯菜,他建議*好用玻璃或陶瓷材質的餐盒,相對更安全一些。如果使用塑料餐盒加熱,開蓋加熱可避免盒蓋中的有毒物質受熱釋放。另外,如果盒身也有有毒物質釋放,開蓋加熱可以讓有毒物質釋放到空氣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