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22 來源:互聯網
驗收監測報告是以驗收監測方案為基礎, 對建設項目
1
監測人員要用簡練的文字, 配以圖表敘說建設項目工程概略。內容應當包含工程基本情況、出產工藝簡介、環保設備及相應首要污染物的發生和排放情況、環保設備試運行工況等。但在實踐工作中, 卻存在沒有說清建設項目工藝流程, 首要產污環節, 出產工況特色(出產的穩定性、出產周期等情況), 產污排污規則的問題。因而, 監測人員在材料搜集和現場勘測的過程中, 應全面了解建設項目的基本情況, 不能簡單照抄環評及工程開始設計等相關材料。
驗收監測計劃后選用項目投產后的工況材料,在進行具體核實后, 仔細闡明出產工況特色、產污排污規則, 作為斷定驗收監測采樣頻次的根據。計劃還應具體敘說首要環保設備的處理流程、處理方法、規劃能力和規劃凈化功率等內容, 作為點評驗收監測期間工程或設備運行情況的根據。當建設項目的基本情況、污染物發生、處理和排放等內容與環評陳述及其批閱定見不同時, 應搜集其更改批閱的文件, 并闡明從頭批閱的情況, 否則應及時向當地環保行政主管部門陳述 。
2
驗收監測方案和報告應當根據驗收監測要求的需要進行編制, 其內容必須包括: 布設, 必要時附示意圖; 采樣、監測
驗收監測方案中列入的監測項目應配套監測方法, 若方案中對監測方法沒有明確, 監測人員應在驗收監測報告中寫明自己實際使用的監測方法。例如: 監測項目是廢水量, 監測方案中沒有明確監測方法, 監測人員應在監測報告中寫明自己是通過自來水的用水量估算, 或是流量計讀數獲得的數據。驗收監測方案中沒有明確
監測人員因現場情況發生變化必須對原驗收監測方案調整, 其實際監測情況應在采樣原始記錄和驗收監測報告中詳細說明, 如實登記采樣的點位、頻次和監測項目更改的內容和原因。監測人員應認真核實和記錄驗收設備的工況, 在監測結果異常時(如數據偏離正常范圍、環保設施的進口濃度低于出口濃度等) 可分析其原因, 必要時組織復測, 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監測結果作為評價依據。在核算建設項目廢水、廢氣排放量及其中主要污染物的年排放量時, 監測人員應注明廢水、廢氣排放量及污染物總量的計算方法, 以確保數據溯源 。
3
國家環??偩汁h發[ 2000] 38 號文規定, 驗收監測的評價標準應當包括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名稱和標準號, 國家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的名稱和標準號, 工程量控制指標。這些標準和指標等將被用于作為建設項目的驗收監測評價標準。同時, 也應列出相應現行的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和環境質量標準作為標準參照。
在驗收監測過程中, 標準是驗收監測工作的根據。在標準的實際使用過程中, 監測人員應當注意: 式, 也不分受納水體的功能類別, 一律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排放口考核; 上應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行業排放標準有要求或當地環保局有要求的除外) ; 過現場核查確定后, 應使用內插法或者外排法計算其排放速率標準; 放濃度應根據要求換算成標準排放濃度; 聲背景值應視情況進行修正。監測人員應分清各類標準的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 正確選用標準, 對監測結果評價。
4
環境管理檢查是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非測試性依據, 和監測數據一樣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在實際工作中, 往往忽視環境管理檢查。監測人員應根據項目和要求, 列出環境管理檢查的主要內容, 在現場監測時逐條對照, 將結果全面、具體地寫到驗收監測報告中去。對建設項目執行國家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制度的情況, 環境保護檔案管理, 環境保護監測機構、人員、儀器設備配置, 衛生防護距離的落實等具體措施, 監測人員均應細致深入地了解, 認真察看相關資料和記錄臺賬, 必要時進行實地核對。
此外, 應當檢查的內容還包括: 按規定或設計要求安裝的流量計量裝置、監測設施, 監測孔與監測平臺的設置, 雨污水管網, 各種廢物、原輔材料堆場的建設, 各種必要的環保標志設置是否符合規范等, 在驗收監測報告中應具體說明環境管理的實際狀況和存在的問題。
5
國家環??偩汁h發[ 2000] 38號文規定, 驗收監測方案和報告的附件應當包括必要的原始數據匯總表, 必要的監測數據匯總表, 其他有關附件和圖表。如生產負荷原始數據、廠區平面圖、監測點位圖、護
監測人員可以在現場勘察和現場監測過程中對附件部分的內容進行資料收集和整理。生產負荷原始數據、廠區平面圖、下水管網圖、用水量原始記錄等由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 要加蓋公章, 以確認真實性。若企業委托外單位處理污染物, 則應收集處理協議(復印件)。危險廢物處理單位需提供資質證書(復印件)和轉移聯單(復印件) , 用以核對其經營范圍和合法性。
在繪制監測點位圖時, 應按國家規定標明方向標、圖例、圖序和圖題, 如大氣監測點- 監測點- - 便閱讀理解。此外, 監測人員還應關注企業環保管理規章制度, 了解企業針對化學品泄漏、環保設施故障等防治污染事故的應急措施。
6
在驗收監測方案和報告的編制過程中, 常會出現建設項目名稱不一致, 使用污染物名稱和計量單位不規范, 使用章節標題、圖題、文字字號、字體、行距、表格寬度、頁邊距不統一等問題??稍诃h境監測站內統一排版格式, 執行排版規范要求。建設項目名稱要以其單位公章、環評及審批意見中的名稱為依據, 使用統一、規范的全稱。污染物名稱和計量單位的書寫, 也應符合評價標準和國家法定計量單位規定。
7
提高驗收監測方案和報告的編制水平, 適應項目建設單位的需要和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 是環境監測部門觀念創新和增強生存能力必須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