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7 來源:互聯網
?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作為實體經濟的紡織業現階段智能制造水平如何?在物聯網技術、智能制造技術方面的創新應用有哪些?國家、行業推動智能制造有何舉措?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進于12月15日在山東泰安舉行的中國紡織物聯網與智能制造大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裝備工業司處長葉猛、消費品工業司副處長縱瑞龍,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俞建勇,國家物聯網973首席科學家劉海濤,山東省經信委副主任李莎,山東省發改委處長徐洪,泰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展寶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夏令敏,以及來自泰安市政府各部門、中紡聯各部門、各專業協會的負責人,裝備制造企業、信息化服務企業的代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們齊聚一堂,為建設現代化紡織強國獻言獻策。
1
山東著力智慧化產業
李莎表示,本次大會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導全國紡織服裝產業實現“智慧化”發展的重要舉措,對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紡織服裝是山東省的支柱產業。2016年,山東省紡織服裝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9億元,規模居全國第二位,擁有康平納、魯泰、如意、新郎、紅領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紡織服裝企業,取得了一批全國**的重大技術創新成果,如意集團“如意坊”、康平納集團“筒子紗自動染色成套裝備”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紅領“服裝個性化定制”和康平納“筒子紗染色智能工廠”被列入全國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啟動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點工程。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新”要素為抓手,促進產業智慧化、智慧化產業、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四化”轉變,實現傳統產業提質效、新興產業提規模、跨界融合提潛能、品牌高端提價值“四提”發展,打造質量效益好、創新能力強、產業結構優、融合程度深、品牌價值高、發展后勁足、安全環保節能的山東新經濟。
2
智能制造有突破
還有短板要補足
曹學軍表示,現階段,對于制造業而言,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特別是近兩年來,以智能制造為焦點,形成試點項目,在柔性制造等方面成效明顯。根據對紡織行業的340家企業調查顯示,全行業開展定制化企業逐漸增多,但智能制造尚處于起步階段,不少企業面臨開發能力不足,產品可復制性強等問題。因此,未來紡織行業需要加強基礎研發、促進集成發展、制定統一標準、加大智能制造的推廣應用。
夏令敏指出,多年來,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紡織行業不斷提品質、創品牌、增品種,產業升級步伐在加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邁向中高端。今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仍然延續著這種趨勢,整體呈現“穩中向好、質效領跑”的運行特點。雖然今年的紡織經濟運行好于預期,但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行業發展還存在一系列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亟待解決,此外紡織行業發展中來自成本的壓力、環保的壓力、市場競爭的壓力以及招工難、融資難等一系列問題,都是當前行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要不斷提升行業的創新發展能力,以兩化深度融合推動行業發展新舊動能轉換,以加快智能化進程促產業轉型升級。
夏令敏表示,當前,紡織服裝智能化發展速度非常快,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的熱情很高,智能化應用效果明顯,已覆蓋了紡織行業全產業鏈上的各個行業。行業兩化融合,特別是智能化發展成果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行業兩化融合整體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智能化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二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動化、連續化生產裝備實現了技術突破。
三是智能化應用已覆蓋了紡織行業全產業鏈上的各個行業,紡織重點領域的智能化發展成效顯著。
四是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取得突破,行業推廣成效顯著。
五是物聯網技術在行業應用日益廣泛,前景非常廣闊。
六是“互聯網+”行動推動下,互聯網與紡織工業加速融合。
他認為,行業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智能化進程的加快,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但同時,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紡織行業智能化還處在初步發展的階段,行業智能化發展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
一是企業間、地區間兩化融合發展不均衡,多數企業對智能化轉型的認識水平和建設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行業智能制造缺乏頂層設計,智能制造、物聯網相關領域標準化工作滯后。
三是紡織行業智能制造技術創新能力仍然不強,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亟待培育。
四是企業推進智能化意識和動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五是智能制造專業人才缺乏。
現階段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加強行業智能制造的頂層設計。二是加大紡織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力度。三是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在紡織行業的創新應用。四是推動建設一批產業集群智能化服務平臺,提升中小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五是建設以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的紡織品質量追溯體系,**綠色消費,帶動綠色生產。六是加速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在紡織行業的推廣應用。七是加大紡織行業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力度。
夏令敏預測,到2020年,紡織行業智能制造應用標準體系初步建立;數字化、智能化工廠(車間)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普及率大幅提升;行業智能制造共性關鍵技術和裝備實現明顯突破;新一代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紡織工業的融合進一步深化。
3
物聯網、人工智能……
紡織智造重點是啥?
俞建勇在題為《智能制造推動紡織產業創新發展》的報告中指出,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新路徑,《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為行業智能制造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智能制造的變革是從“物理”到“信息”、從“線性”到“網絡”、從“經驗”到“知識”。
據俞建勇介紹,目前,紡織智能制造重點應用領域包括化纖制造智能化、紡織加工智能化、染整加工智能化、服裝設計加工智能化、紡織服裝規模定制、紡織服裝協同制造、紡織產業供應鏈智能優化管理、廢舊紡織服裝資源循環利用、可穿戴智能紡織品等環節和領域。
他認為,德國工業4.0是完成“工業1.0”、“工業2.0”并基本完成“工業3.0”之后自然“串聯式”發展。而中國制造業尚處于“工業2.0”后期的發展階段,應推進“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范融合式發展。智能制造不同于傳統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地方,在于支持業務本省的創新、幫助企業推進業務轉型和提升。企業是推進智能制造的主體,要實事求是地探索適合自己轉型升級的技術路徑。
劉海濤在《物聯網與物聯網金融》的發言中,對于物聯網的概念進行了解讀。他表示,歷時3年多時間,我國于2016年5月21日拿下國際標準組織全球物聯網構架的主導權,主編輯****于發達國家。今年1月中旬,物聯網架構體系及標準正式獲得通過,奠定了中國在物聯網上**全球的重要地位。
中科院自動化所智能制造系統與裝備研發中心主任譚杰在題為《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中提到,我國人工智能正在飛速發展。人工智能的應用將進一步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水平,從根本上提高工業知識產生和利用的效率,*大地解放人的體力和腦力,創新的速度大大加快,應用范圍無所不及,從而推動制造業發展步入新階段,即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
譚杰表示,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催生出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活動方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提升。
天津工業大學教授陳瀚寧在題為《紡織服裝智能工廠系統與平臺研究》的報告。他認為,智能制造技術已成為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客觀趨勢,發達國家如德國、美國、英國、日本正在大力推廣。從中國制造業形勢看,2015年工業占GDP的40.5%,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突破20萬億元人民幣,占全球裝備制造業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國發電設備產量約占全球總量的60%;造船占全球比重的41%;機床占全球比重38%。在500余種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多種產量居世界**。如何將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如何提升中國制造業的全球競爭力,成為中國政府和企業的一大任務。他指出,紡織行業的智能制造主要集中在:服裝生產車間RFID實時生產線、棉紡車間智能工廠系統、棉紡車間mes、棉紡車間物流自動化裝備、經編織造數字化車間通用模型標準的研究與試驗驗證等方面。
4
優秀解決方案值得分享
會上,授予10個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為首批“紡織行業智能制造優秀解決方案”,并將其作為行業智能制造重點技術,在行業內進行推廣。
首批“紡織行業智能制造優秀解決方案”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1、泰安康平納機械有限公司《智能綠色印染生產解決方案》
2、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用于化纖長絲生產的長流程自動化生產解決方案》
3、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紡紗智能化工廠系統》
4、青島環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筒紗智能包裝物流系統》
5、北京中紡達軟件開發有限公司《管控集成系統棉紡企業應用解決方案》
6、杭州開源電腦技術有限公司《開源紡織印染數字化解決方案》
7、惠州市天澤盈豐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ECHZEN智能吊掛+RFID實時數據管理系統》
8、寧波圣瑞思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基于智能懸掛式服裝高速分揀與存儲的效能提升系統》
9、紹興環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白坯織造智慧工廠解決方案》
10、江南大學《針織車間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在下午的技術交流環節,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琳在題為《智能綠色印染主推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報告中,介紹了筒子紗智能染色工廠的建立推廣。
上海鏈莊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國在題為《智能零售與智能制造》的報告中介紹了智能零售行業的發展、特點、如何運營管理等問題。他表示,未來的智能零售一定是基于新技術和大數據的智能零售,零售基礎設施會變得可塑化、智能化、協同化。
寧波圣瑞思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九生在題為《如何做好數據集成物聯網智慧管理企業的***》的報告中介紹了智能面料存儲系統應用、物料電動輸送系統應用、生產數據實時采集系統應用、智能生產輔助機器人系統應用、智能物料配送系統應用、智能生產與后整理吊掛系統應用、智能生產分揀系統應用、自動包裝系統應用、智能倉儲與物流系統應用、大數據集成系統。
魯泰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建祥在《魯泰大數據助推企業智能制造》的演講中,從“集成融合,構建六維智能大數據平臺”、“格數致知,創建顏色數字化云平臺”以及“數據驅動,助推實現智慧生產”三方面,分享了魯泰所做的探索及成果。
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立軍在題為《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制造,紡織鞋服產業發展新機遇》的報告中介紹了云制造、全流程數字化、終端用戶個性定制等技術。
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書義作了題為《物聯網消防在紡織行業的應用》的報告。(中國紡織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