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十三五提出新定位
從2015年各項指標來看,紡織行業運行總體呈緩中趨穩發展態勢,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推進,紡織、輕工等消費品工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三成以上。
從產業屬性看,紡織服裝是滿足人民物質需要的工業產品,也是豐富人民精神生活的文化載體,紡織產業有促進經濟增長、拉動就業的經濟貢獻,也有美化生活、弘揚文化的文化貢獻。
從產業責任看,紡織服裝工業**是生產優質產品,形成有效供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這決定了紡織服裝工業作為重要民生產業和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的產業,行業發展的要求不能降低,行業發展的質量不能降低。
從產業使命看,紡織服裝工業要以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和社會和諧為重要使命。這決定了紡織服裝工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綠色發展、責任發展的方向不會改變,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宗旨不會改變。
因此,紡織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了產業定位的新表述:
紡織工業是我國傳統支柱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的產業,是科技和時尚融合、衣著消費與產業用并舉的產業,在美化人民生活、帶動相關產業、拉動內需增長、建設生態文明、增強文化自信、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創造國際化新優勢、科技和時尚的融合、衣著消費和產業用并舉,是中國紡織工業轉型升級走向高端的必然要求和必經過程。
發展尋找新動能
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堅持需求**、供給創新,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激活和釋放有效需求,形成消費與投資良性互動、需求升級與供給升級協調共進的高效循環,增強發展新動能。
在市場需求方面,個性化消費需求亟待得到滿足,農村與貧困人口消費的短板亟待補齊。在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進程中,十三五期間一億農村居民將轉變為城鎮居 民,以2015年城鎮居民衣著消費152 0173 3840元/人是農村居民574元/人三倍的差距來考量,僅此一項將形成1600億元的衣著消費增量;2015年人均衣 著消費支出1164元,按照6.5%的年均增長率,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將帶來整體衣著消費增量6600億元。
在行業發展層 面,當前紡織行業面臨著兩大直接挑戰,一方面來自市場環境的變化和市場需求的減弱,一方面來自成本的加大交易成本、稅費、人工、土地、資金、能源、物流和 匯率等企業生產成本的八高。而更深層次的挑戰是:中國紡織工業在經歷多年高速發展后,以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為主的投資拉動型和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難以為 繼,紡織行業必須進入市場導向、結構調整、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的新階段,需要找到行業發展的新動能。
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三去一 降一補任務,輕紡行業穩增長、調結構、轉型升級、降本增效成為重點工作,《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計劃2016~2018》已起草完成,提出創新驅動、市 場導向、分類指導、協調發展四個方面的基本原則,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增品種滿足多樣化需求,提品質適應消費升級,創品牌實現中國創造。
創新發展應該是紡織行業實現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通過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與供應鏈協同創新來滿足消費需求、優化成本結構和促進 行業可持續發展。更具體一些就是:成本控制和質量管理是基礎,產品設計和商業模式是保障,消費安全和環境友好是責任,消費導向和生活方式是目標。
顛覆傳統批發模式
如何有效整合資源、創新商業模式、鏈接上下游,抓住消費趨勢,**消費潮流,實現轉型升級,對于專業市場以及產業集聚地,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需要重視四個發展趨勢:社會發展帶來消費方式的改變、科技發展帶來生產方式的改變、互聯網時代帶來營銷方式的改變、資本力量帶來發展速度的改變。作為服 務于社會、經濟、消費的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應該在這一大趨勢下有新的作為:融入消費潮流去引導潮流、依托科技創新去**創新、拓寬營銷界面去提升營銷、撬動 資本去擁有發展的資本。
對于專業市場而言,傳統模式與現代模式較量的本質,不應該是做得多與賣得多的較量,也不僅僅是做得好與賣得好的 較量,成功的現代專業市場模式,在引爆消費量的同時,應該按照社會公益與產業價值高度合二為一的功能設置去完成價值實現,這樣的新商業模式,必須懂得借勢 與造勢。
如何借勢?借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融入發展各領域各環節,鼓勵各類主體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 打造發展新引擎之勢;如何造勢?專業市場作為紡織產業鏈的延伸,應該響應行業發展需求和政策導向,打造自己的核心軟實力。近年來,融集群采購、商品展示、 電子商務、智能物流于一體的全業態營銷模式的第五代專業市場開始嶄露頭角,它是以專業市場為基礎的產業綜合性服務平臺,一方面,把傳統商業和電商緊密結 合,能夠幫助更多批發商成功創業,帶領商戶成功轉型,同時培育更多互聯網創客,使產業布局更為合理,業態分布更趨成熟。另一方面,把生產創新和服務創新緊 密結合,更好地優化制造業生產過程,改善制造業的商業模式,滿足個性化需求,降低成本水平,在增加就業崗位的同時,帶動傳統模式轉型升級。
這種智貿區、智貿網的第五代專業市場模式,讓市場主體從單一的開發商、運營商模式,升級成為商戶服務商、市場合伙人,這是根本上的轉型升級,是對傳統批發模式的顛覆,是專業市場發展與轉型進程中的有益實踐。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