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2014年8月31日
可以說,棉花“真空期”的存在對大型棉紡織企業影響不大,大型棉紡織企業一般都有幾個月的原料安全庫存,在這個“真空期”期間,企業剛好可以消耗掉相對高價的棉花庫存,等到新棉上市了,企業可以有流動資金采購低價的新棉了。
但是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情況就不同了。由于拍儲棉花需要大量資金,在棉花價格下跌趨勢中,持有庫存就意味著虧損,庫存越多虧損越大,所以中小型紡企大都采取“隨用隨買”的策略。但在“真空期”期間,小型紡企要面對“隨用”的時候卻買不到棉花的尷尬局面。除了停產之外,中小型棉紡織企業維持生產的原料從哪里來呢?筆者走訪了幾家小型棉紡織廠,發現中小型棉紡企業應對棉花“真空期”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是利用前期得到的進口棉花配額。8月31日之前,中小棉紡織廠抱團“團購”棉花,得到相關的棉花進口配額按比例分享,在9~10月集中使用,用進口棉替代用棉缺口,此舉可以拉低棉花原料成本,這也將使得9~10月港口保稅庫里外棉報價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撐。
二是更換產品品種。目前粘膠原料的價格已經跌到5年半以來的低位,滌綸價格也很具有競爭能力,莫代爾、天絲等棉花替代品不再“高大上”了,這些原料大大沖擊了棉花纖維的市場份額,*近又傳出“超仿棉”新型聚酯纖維將實現規模化生產,引起了下游客戶的關注。
三是尋求進口紗代替。由于低支紗耗棉量大,所以主要從境外進口,委托境外工廠做貼牌生產,并且要求境外供應商按照國產紗的標準包裝,到中國港口清關后按照中國國產紗銷售。進口紗采用120天信用證結算方式,這樣既可以留住客戶,又可以得到充裕的現金流支持。也有企業內部降低棉花消耗的速度,減速降低產能,或者生產高支紗。
四是收購“黑地”棉花。由于3年來的棉花收儲一直是按產量收儲的,所以新疆有很多棉花田是“地主”們自己開荒的,開荒戶不敢上報,也不會計入補貼范圍,但是這些棉花卻都流向市場,于是,就豐富了中小棉紡廠的棉花現貨資源。
當前,我國的棉花生產、消費雖然可稱得上是世界之*,但是包括棉花在內的大宗商品定價權卻由歐、美、澳洲等地的產業寡頭和金融寡頭控制著。目前,業內人士討論的已不再是國產棉花能否跌到152 0173 3840元/噸,而是在2015/2016、2016/2017這兩個棉花年度,國內棉花價格會不會跌到10000元/噸左右。咋一看到這個數字也許會覺得很嚇人,但是國內棉花價格走勢降低卻已成共識,所以,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否則紡企肯定不會在新棉上市之前采購和囤積棉花等待貶值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