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09 來源:互聯網
由小企業向大企業大集團轉變;由租廠房向自建廠房轉變;由來料加工向自主品牌轉變;由勞動密集型向勞動技術密集型轉變;由閩南客商為主向全球客商共同發展轉變。
4月23日,長汀縣紡織工業局局長蘭友好告訴記者說,今年首季度,長汀縣紡織服裝產業實現產值15.7億元,*為亮點的是固定資產投資達到2.53億,比增達64.9%,顯示出強大的發展后勁。
從2000年以來,長汀縣將紡織產業作為支柱工業常抓不懈,通過抓招商、重服務、樹品牌,已實現華麗轉身。紡織產業正如縣紡織工業局局長蘭友好 所說:“由小項目小企業向大企業大集團轉變;由租賃廠房向企業自建廠房轉變;由來料加工為主向外銷、內銷自主品牌共同發展轉變;由勞動力密集型向勞動技術 密集型轉變;由閩南為主客商向全球客商共同發展轉變。”
技術裝備大提升
今年50歲的長汀鴻程紡織公司細紗車間班長鄭菊珍是一個有26年工齡的老紡織女工,從手搖機、電瓶車、又悶又熱的車間到今天寬敞明亮的車間和現代化的設備,她見證了長汀紡織產業的變遷。
過去,普通的絡筒機一臺要4個人操作,鴻程紡織公司這幾年從德國、日本進口更先進的自動絡筒機,如德國產的賜來福自動絡筒機,每臺投產后僅需一個人,而產量卻比舊設備高出了一倍。
去年,僅鴻程紡織的細紗產量就達到152 0173 3840噸。全縣新增冠龍噴氣織機24臺,西河、聯輝、華平等噴水織機390多臺,新增南祥、天耀、精彩等 全自動電腦針織橫機500多臺,新投產榮耀二期5萬紗錠和宏鑫二期5萬紗錠及偉益年產4000噸錦綸項目。針織行業規模企業基本實現由手搖針織機向電腦針 織機轉型升級,一臺全自動電腦針織機相當于20臺手搖針織機的產量;紡紗企業采用清梳聯、細紗長車、自動絡筒、全自動抓管等先進技術,實現由每萬紗錠用工 100多人向減少至每萬紗錠60多人、50多人、40多人轉型升級,大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產品附加值。
品牌規模新突破
到目前,全縣擁有紡織企業232家, 其中規模企業達72家,擁有已投產50萬紗錠、簽約及在建67萬紗錠、168臺噴氣織布機、780臺噴水織布機、3條無紡布生產線、12臺經編織布機、 1058臺劍桿織布機、2萬臺電平車、700多臺電腦針織橫機、從業人員4萬余人的產業規模,初步形成了“紡紗-織布-針織-服裝加工”的產業鏈。紡織產 品的品牌層次和技術裝備也不斷提高,安踏、利郎等一批******企業落戶長汀,到去年底,累計獲得卡鑫隆等5個福建省**產品,鴻程等5個福建省**商 標和3個龍巖市知名商標。
產業鏈初步形成
去年以來,長汀新引進簽約投資4.6億元的可利盛超細纖維、投資6.4億元的金怡豐紡織、投資3億元的泰成紡織、投資億元以上的益豐、益興等企業。其中金怡豐、泰成紡織2家企業在河田新區落戶,取得了招商引資的新突破,填補了全縣化纖項目和經編提花項目的空白。
長汀圍繞延伸紡織產業鏈、產業上下游和配套關聯項目,充分利用“6·18”、“9·8”“11·18”等大型招商活動平臺,重點加大對國內知名 企業的招商力度,引進用工少、科技含量高、產品高端化、品牌化、附加值高的紡織產業鏈項目。重點引進新型紡織纖維、差異化纖維等高檔纖維,高支紗、緊密 紡、精梳棉等高檔紡紗,噴氣、噴水、經編織布等高檔面料為主的紡織項目,促進全縣紡織產業轉型升級,招商引資企業投資規模越來越大,質量越來越好,產業鏈 越來越完善,初步形成了從紡織纖維——紡紗——織布(針織)——漂染——服裝——市場的產業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