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
?? 國內棉價走勢
今年9月中旬新棉上市以來,
?
國內
?
?
國際棉價走勢
反映國際市場棉花期貨價格的 ICE
?
?
國內期貨市場走勢
鄭州棉花期貨市場
?
?
當前新棉收購形勢
棉農惜售、收購無法上量,加工企業收購猶豫的狀況始終存在。受今年棉花采摘推遲、籽棉價格上漲、棉販子四處高價收購影響,至10月中旬,往年新棉大量上市的局面并未出現,棉農接受去年越晚賣價越高經驗,只是將手中采下的僵瓣棉、雨銹棉等劣等棉出手,在內地這種現象表現的更為突出。與此同時,全國各產棉區籽棉收購價格雖有差異,但3級籽棉收購價普遍較高,從9月中旬的4.17元/斤,漲至目前的5.91元/斤。3級籽棉收上來之后成本價普遍在 25000元/噸之上,這與去年同期3級皮棉14000元/噸的價格形成每噸11000元的巨大價差,棉企面對如此高價感覺風險巨大,收,膽戰心驚;不收,別人在收,擔心手中不能掌握資源,未來一旦漲價企業錯失機會,猶豫不決下,很難決策。
?
?
當前紡織企業用棉態度
先用庫存拋儲棉,邊用邊看成選擇。今年前三季度紗線市場的好形勢,多年來勉力生產的紡織企業出現了少有的產銷兩旺、效益奇高的喜人局面。然而未成想轉眼之間,一切變得面目全非,出口提價困難、人民幣匯率不定、工人工資猛漲雇工困難、固定成本猛增,尤其面對越走越高的棉價,紡織企業一籌莫展。大企業原先儲備了較多庫存棉花的只能先用庫存支撐生產,同時抓住國儲拋儲的有利時機,加大拋儲棉市場接盤力度。規模較小的紡織企業無庫存棉的只能現抓現用,維持生產。面對如此高價格的棉花,多數企業只能無能為力地采取觀望態度,以決定下一步的采購。
?
?
據美國農業部10月棉花報告,10/11棉花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540.4萬噸,消費量2629.4萬噸,明顯產不足需,只能消耗庫存。全球 10/11年度可供出口量資源量829.1萬噸,主要出口國美國預計出口量337.5萬噸,印度預計出口量104.5萬噸。今年美棉簽約出口呈現少有的簽約快、中國簽約量少的特點,至10月14日美國出口簽約已超200萬噸,中國簽約僅占美棉總簽約量的35%(70萬噸)。這就意味著今后我國用棉企業面臨著要么加快簽約速度,要么無棉可簽的境地。
從我國棉花供需看,據美國農業部10月棉花報告,我國10/11年度棉花產量685.8萬噸,較9月預計量減少21.8萬噸,進口量283萬噸,消費量1088.6萬噸,產需缺口達到400萬噸。按cotlookA預計,我國10/11年度產量695萬噸,消費量1048.8萬噸,產需缺口 353.8萬噸。據中國棉花信息網預估今年我國棉花產量698萬噸,按1044萬噸的消費量,缺口也在349萬噸。缺口的填補一是來自期初庫存(按 USDA9月報告我國10/11年度期初庫存為437.66萬噸),二是來自于進口。我國10/11年度需進口棉花283.7萬噸才能基本完成平衡,而這樣龐大的進口量在當前如此低的美棉簽約率和印度棉花出口政策收緊、巴基斯坦、土耳其、東南亞等國加快進口速度的狀況下如何完成,確實成了十分頭疼的問題。
?
?
高棉價下涉棉企業的經營策略
?
以戰略性眼光看待國內棉花資源
在本年度我國棉花供需缺口基本已成事實的的基礎上,對今年的棉花加工企業和紡織企業而言已經到了不得不以相當的精力進行對待的時點,只有盡可能地占有基于本企業能力所限的新棉資源才能在未來的生產和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因為國內消費的持續增長所決定的需求不會有大的改變。其次,盡管出口生產可能因人民幣升值問題而使出口利潤受損,但畢竟全球經濟目前還處于后危機時期的恢復階段,歐美諸國刺激經濟的財政、貨幣政策不僅沒有停滯,反而還有在美國可能推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帶動下走出危機、消費重新恢復的跡象,對紡織品的需求很難斷言從茲減弱。因此,積蓄原料以備生產、尋求機會,爭取主動,可能成為有備企業搶占市場份額、重組市場地位的重要機遇。
按正常年份,到了每年的10月,我國棉花生產已經進入了新棉上市、量大價跌的時候,然而今年由于春季播種期低溫、8、9月份黃河、長江流域出現雨澇災害,今年棉花產量出現一定的下降。在外棉進口不是大多數企業所能掌控的時候,盡己所能,占有國內新棉資源就變得尤其重要。盡管我們覺得眼前新棉質量較差、價格較高、收購無法上量,但嚴峻的供求形勢決定了不收可能風險更大。新棉上市以來部分企業已經就今年的新棉收購采取了主動行動,在目前農發行貸款資金開始發放的情況下,抓緊時間低位收購資源就成了棉企和紡企的當務之急。
?
爭取渠道,搶占先機,盡可能多的簽約國際棉花資源
2010年我國發放棉花進口配額總量356.2萬噸,美國農業部10月棉花報告預估我國2010/2011年度棉花進口配額總量為280萬噸。從今年我國棉花產量預計和國家有關部門拋儲國儲棉以平抑棉價的實際看,280萬噸的進口配額應該不是10/11年度的*高限。新年度進口棉配額的發放已經進入國家有關部門的決策議程,相信不久即可推出。涉棉企業應從戰略高度利用好過去長期大量使用進口棉的經驗,盡可能多地爭取更多的配額和渠道,從國際市場簽約適應自己需要的棉花資源。
?
充分利用好期貨工具,為企業經營開拓新手段
我國鄭州棉花期貨市場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交易量*大的棉花期貨交易場所,其發現價格、套期保值的市場功能日益發揮,已被廣大涉棉企業所認知。針對今年的棉花供需形勢,各企業也開動腦筋,期望能在今年的棉花經營中有所作為。當前鄭州棉花期貨市場可以為企業所用的管道如下:
一是,密切關注鄭州期貨價格。由于鄭州棉花期貨市場參與者既有單純的期貨投資者又有數量不少的企業法人,發現價格的市場功能日益突出,其價格已經成為棉花、棉紡企業參考的重要價格坐標,因此,正確、合理地利用鄭州棉花期貨價格作為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參照十分必要。如何時采購、何時銷售、何價位采購、何價位銷售、依據紡織生產訂單決定多少采購量、產成品定價、利潤測算等,都可以通過期貨價格找到實施行動的根據。
二是,依據棉花期貨價格及變動趨勢決定庫存量。庫存是棉企、紡企生產經營中常態具有的微觀活動,現代企業經營中十分重視庫存管理。過去,我們決定庫存的依據是資金狀況和倉儲狀況,期貨市場產生后,企業的庫存管理增多了新的途徑,即根據期貨價格及價格變動趨勢決定采購時機和采購數量,依據價格變動決定銷售時機和銷售數量,即決定庫存量,從而管理庫存風險。國內許多企業已經在這方面做出了有意的嘗試并取得了成功,值得借鑒。
三是,適時適量靈活地進行套期保值。套期保值作為涉棉企業管理風險的工具,其重要作用目前已為許多企業所認識,目前的關鍵問題產生在企業實施的決心和資金狀況。應當看到,棉市風險時刻存在,不依做不做套保而決定。至于決策和資金狀況,在認識到風險管理的必要性之后,企業應當會做出自己的選擇。正確的決策作出后實施的關鍵就變成了實施中的細節,細節決定套保的成功與失敗。我們認為,此時合理地聽取期貨公司專家的意見,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建立正確的決策流程、實施流程、風險控制流程、風險評估流程、進出場流程十分必要。汲取過去我國企業從事衍生品交易的教訓,正視風險存在,科學精密地操作將是我國企業走向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國際化企業的必由之路。
綜上,當前的棉花高價危機對涉棉企業既是危機又是機遇,從我國經濟正處于產業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角度看,采取包括各種風險管控手段、恰當處理好眼前危機的企業必將是產業重新洗牌后的優勝者,這對我國棉花行業來說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