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紡織業不是夕陽產業,既然決定做紡織,就要下決心做好。我相信,只要想做,就一定能把企業做好!”已經年過七旬、福建
4月22日,2016年福建省
原本只是福建省棉紡企業的交流會,卻吸引了不少省外企業參加,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會議吸引了來自福建以及全國其他省市的紡織企業代表近300人到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副會長葉戩春等行業協會負責人,以及福建省相關政府及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的研討會從紡織產業發展環境到棉紡行業現狀,再到技術創新方向和重點以及紡織企業感受和
早調整更主動
高勇在會上表示,在整個中國工業發展呈現負增長背景下,紡織行業之所以能保持比較健康的發展,主要是因為提早進行了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等方面的調整。近幾年,產業用紡織品的比重不斷增長。此外,紡織品產品品種不斷豐富,從人造器官到航空航天再到空氣治理等眾多領域,都有
棉紡織行業過去3年受國內棉花政策等因素影響,日子不太好過,這逼迫企業加快產品結構調整的步伐。工信部提出的“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為棉紡織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目標和方向。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葉戩春分析了棉紡織行業當前的運行情況和市場形勢。針對近期
“十二五”期間,棉紡織行業不斷加快新技術的使用,紡紗工藝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一些先進設備如清梳聯、自動絡筒等應用面仍需擴大。葉戩春認為,棉紡織行業在技術進步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先進設備及工藝應用面仍需擴大,企業進行產品創新的動力不足,標準化覆蓋面有待擴寬。未來棉紡織行業進步的方向和目標是向生產自動化、連續化方向發展,應用新紡紗技術和非棉
升級離不開好裝備
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智能化成為紡紗生產發展的必然方向。東華大學國家面料重點實驗室程隆棣教授分析了紡紗智能化目前存在的主要技術瓶頸,包括紡紗過程連續化,紡紗過程中的分類檢測及高效化生產,紡紗工藝自動尋優系統。他提出,數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礎。智能化系統必須具有自學習能力和再創造能力,它是釋放人類體力勞動的一個新平臺。
產業升級裝備先行,早已成為行業共識,紡企大都十分關注裝備技術信息。此次會議上,卓郎(常州)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工程師延旭新從裝備技術、工藝出發,通過企業裝備在用戶提質增效實踐中的應用案例,分別從企業關注的產能、占地、能耗以及用工等焦點問題出發,分析了卓郎裝備技術的特點,為與會紡企的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信息。
卓郎(常州)紡機作為卓郎集團前紡事業部,近幾年通過人才團隊建設,引入卓郎德國質量體系和研發設計標準,以及遵循卓郎德國TTM研發流程,強化測試等方面的努力,使得前紡裝備技術不斷提升,為國內外紡企轉型、發展提供了優秀的裝備技術。
卓郎(常州)紡機于2015年正式推出的JSC326清梳聯,分梳面積比傳統的清梳聯提高約60%,因此在同等分梳條件下,產量可以提高約50%,在保證高產能的同時,在用地、用工、能耗方面大大節約投資成本。
近幾年,福建省通過包括“機器換人”等方面的產業扶持政策,大力促進地區棉紡織產業發展。據福州市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陳春介紹,目前,福建省棉紡紗錠超過1200萬錠,重點產業集群長樂占比超過50%。以長樂為例,企業十分重視技術改造,很多優秀的裝備技術都得到了應用,企業生產效率、單位用工以及產品品質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平均萬錠用工約為40人,大幅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做好產品是根本
盡管近幾年不少棉紡織企業生存艱難,但也有企業在這幾年實現逆勢增長。
福建隆源紡織有限公司創辦于2012年,雖然公司成立以來的3年多時間正處于我國紡織行業非常困難的時期,但公司產品一直銷售良好,價格還比同類產品高出不少。
福建隆源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永清介紹,目前隆源紡織生產的紗線以纖維素
隆源紡織項目總體規模為60萬紗錠,可年產高檔純紡、混紡緊密紡紗線35200噸。企業采用國內外先進紡紗設備1152 0173 3840臺套,裝備水平處于國內**。據悉,目前企業已有3個廠房6條生產線18萬錠投入使用,預計今年下半年,第4個車間也將投入使用。因為企業裝備自動化程度高,紗線產品質量好,用工、用電較省,與常規紡紗相比,單位產品耗電量下降約50%。這讓隆源紡織有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福建金綸高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寶佑已經年過七旬,是福建從事紡紗行業的先驅者,也是福建紡織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據介紹,他與兄弟、子孫建立起了一個擁有十幾家紡織企業的家族,這些企業產能總量達到400多萬錠。
在此次研討會上,鄭寶佑表示,2013年~2015年,紡織行業的經營遇到了****的困難,很多企業認為紡織行業利潤低,開始打退堂鼓,部分紡織企業甚至處于停產或減產的“僵尸”狀態。事實上,企業應該樂觀地看待這一問題,正是因為利潤低、有困難,才會迫使企業想去改變、去創新、去轉型,一旦創新,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福建棉紡織企業都非常敢于創新,勇于嘗試新技術、新裝備。”這是業內對福建優秀棉紡織企業的普遍評價。從這些福建優秀棉紡織企業和優秀企業家身上,可以看到轉型升級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應用先進的裝備手段,勇于創新,踏踏實實做好產品,任憑市場形勢如何變幻,企業都會有生存的空間。 ?
? ? 更多內容請關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