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9月24日
新疆烏魯木齊召開的2014展望論壇上,招商期貨總經(jīng)理楊志江先生作了《對棉花市場后期的看法》的主旨發(fā)言。他就中國棉花的供需格局、市場價格、棉花的需求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一、供需格局。
?
從美國農業(yè)部的數(shù)據(jù)來看,全球的供消比是94%,中國的供消比是152 0173 3840%,可見中國全球供需狀況過剩。如果全球供需過剩,14/15年度,全球至少不會出現(xiàn)流失,跌到多少誰也不知道。那么對我們投資的意義在于,從投資上來講,做多是沒有機會的,并且風險*大。做空可能有機會,風險有限。這個意義非常重要,給我們一個大方向。要做多今年沒機會,要做空今年可能有機會。
?
二、市場價格。
?
國內供需方面,國家的拋儲對價格影響比較大,但從今年開始,開始市場化的價格。今年不用特別考慮政策,政策已經(jīng)落地了,未來我們就看供需。
?
三、中國棉花的需求。
?
我認為中國需求量在660萬噸左右。這數(shù)據(jù)怎么來的呢?從2013年10月28日,到今年的8月31日,中國一共拋了265萬噸的棉花,152 0173 3840個工作日,**成交143萬噸,競拍新疆棉還有配額,還有滑準稅配額,我們按1.3系數(shù)來比,乘以3,為1.9,配額乘以成交日,*多1.9萬噸的成交量,代表中國*真實的需求量。未來滑準稅取消掉,1.9萬噸,一個月22個工作日,一年12個月,510萬噸,代表中國棉花的需求。相對來講,中國每年1%的關稅89.4萬噸必須進口,進口就要消費,加上中國棉花需求量510萬噸,是600萬噸。中國從2011年度到目前為止,這幾年中國加工貿易配額少的時候只有30萬噸,*多時候90萬噸,平均在70萬噸左右,中國棉花需求落在640-690萬噸之間,取了個中間數(shù)就上660萬噸左右。這個數(shù)據(jù)應該代表中國棉花的需求。當前市場來看,中國棉花的需求超過660萬噸,從當前需求來看,中國棉花需求超過660萬噸很難,13/14年度中國棉花的供應應該在640-690萬噸之間,如果按640萬噸來算,再加89.4萬噸,滑準稅取消了,那么加到一起是730萬噸,中國的需求660萬噸,中間差70萬噸。所以在今年即使滑準稅取消,或明年3月份之前國儲不拋,對國內的供需一點影響也沒有,并且產(chǎn)量640萬噸。現(xiàn)在即使市場來炒作天氣原因,產(chǎn)量下降,調到590萬噸,國內還過剩。在本年度滑準稅取消,明年三月份前國家再不拋儲,產(chǎn)量下降低,這三個因素,對中國棉花的供需都不會有什么影響,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國內棉花價格才能漲起來。
?
四、中國棉花的需求惡化。
?
中國棉花從8月31日截止,國儲棉庫存1095萬噸棉花,一年如果用300萬噸,需要三年半的時間消耗,這幾年棉花放在庫里一個月至少150-152 0173 3840元,一年2000塊的成本。目前棉花賣14000和明年賣16000元/噸概念是一樣的。所以,中國這么大的庫存,按今年供需狀況來講,需求是過剩的。這么大的庫存,按中國的供需狀況來講,中國的去庫存化不夠完整,今年不是想不想拋的問題,是成交不成交的問題,按照中國的需求來講,去庫存化遙遙無期。那么中國去庫存化的問題不解決,中國棉花需求是**問題。
?
五、中國棉花需求如何恢復?
?
中國棉花價格大幅低于國外棉花價格的時候,激發(fā)中國棉花需求至少有三個需求才能恢復。
?
**個需求:
?
加工貿易配額。中國棉花價格比國外棉花價格低的時候,內外棉價差問題,中國棉花價格應該長期高出2000、3000、4000、5000,棉花的需求是上不來的,所以內外棉價差,國內棉價低,包括今年講拋儲政策的時候,中國棉花價格大幅低于外棉的時候,才有可能托底。
?
第二個需求:
?
從去年的9月到今年的8月,中國純棉紗150萬噸,到10月進口有170萬噸,并且進口的32支以下的紗,都是從印度、越南、巴基斯坦進口的紗,這些紗中國為什么這么大進口量,因為中國棉花價格比較高,東南亞國家棉花基本全靠進口,紗基本全部出口到中國。所以中國棉花價格居世界比較低的時候,170萬噸這部分棉花則不用進口,早晚成為需求,那么中國的需求就要到220-270萬噸,需求就全起來了。
?
第三個需求:
?
中國棉花和滌淪短纖價差高的時候一萬噸以上,我保守估計,能恢復一半的棉花需求,這樣中國的棉花至少320-370萬噸的需求量,中國棉花價差在國際上有競爭力,中國棉花要比國際棉花低,需求在一個非常重要的。
?
國際棉花價格要在多少呢,近期盤面價格在72美分左右,加上1%關稅,不到一萬一。因為美國的棉花出口越南或到中國,都按1%關稅,目前國內棉花價格在15500元/噸,所以這是邏輯問題。按這個來講,目前如果外棉的價格,美棉的價格在68美分,只要突過68美分,國內棉花現(xiàn)貨價格就應該上一萬。對市場判斷來講就是邏輯,做大的趨勢來講,趨勢決定價格,國內外棉花的價差,中國棉花的需求不是一個短期問題,中國的棉價一定要長期維持低價,讓中國的棉花價格占有優(yōu)勢。不僅中國棉花價格要和國外棉花價格接軌,而且長期應該在這個價格比較合理,這是我們對市場的態(tài)度。包括剛講美棉的價格,印度棉的價格。68美分不一定,如果國內棉價再跌呢,關鍵是為什么在跌?在今年六月份時,大家在炒作印度產(chǎn)量,到今年七月份的時候,今年印度的產(chǎn)量要同比減少60-100萬噸,到今年八月份的時候,印度棉的調整減少了30萬噸,從九月份到現(xiàn)在印度棉比上年度增產(chǎn)了。再看我們中國,中國棉花在國際市場今年可能只進口170萬噸,但今年會進口170萬噸嗎?不會。加工貿易配額今年不一定有,所以今年170萬噸有沒有都不一定。所以中國進口量變成70萬噸,變化這么大,中國是*大的貿易進口國,美國產(chǎn)量今年大幅增加,至少一半以上。印度棉今年增產(chǎn),世界上至少三大棉花生產(chǎn)國全部增產(chǎn),在這種情況下,全球供需還這種狀態(tài),中國*大的棉花進口國,出現(xiàn)了進口量很大的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外棉棉花價格平穩(wěn)上漲。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棉花價格能往哪里去?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ǎng)(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