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一、當前棉花生產情況
2015年全國棉花生產面臨****的困難,農業部、中科院預測全國棉花面積將下滑到5000萬畝左右,為新世紀以來*低,棉花生產跌入底谷。我省棉花生產更是履步為艱,形勢令人堪憂。
1、政策變了,種棉虧本,棉花面積崩塌式滑坡
據4月中旬摸底調查,今年全省棉花播種面積為212萬畝,比2014年的282.2萬畝,減少了80.2萬畝。據6月中旬調查,由于今年5~6月持續多雨、暴雨、寡照,棉花出苗、成苗率不高,部分農民放棄培管拋荒或改種的達20萬畝左右,全省棉花面積實際僅存152 0173 3840萬畝左右,同比降幅達到35.8%,列全國之首。
分析我省棉花崩塌式滑坡的原因主要是“三座大山”。
一是政策變了,收購價格暴跌。由于2014年國家取消了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我省籽棉收購均價僅5.56元/kg,同比下降了29.8%。
二是收購渠道不暢,農家仍有存棉。國家不收儲,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擔心收了棉花,銷路不好,無利可圖;加之貸款難,不愿收購。到新棉播種季節,主產棉區還10%以上的籽棉存在農民家中。
三是災害嚴重,單產低,種棉虧本。去年4~7月多雨寡照,棉花黃萎病暴發,加之取消棉花收儲后,農民不愿投入,放松棉田培管,導致棉花嚴重減產。2014年全省畝平籽棉僅189公斤,比正常年份減產60公斤,減幅超過三成;畝平產值僅1020元,比常年畝平2000元收入,減少了50%。種棉虧本,“三座大山”壓垮了地方政府抓棉花,和農民種棉花的積*性。直接導致主產棉區過去常見的萬畝棉海消失了,千畝棉田沒有了,百畝成片也難找了,插花種植的現象隨處可見。
2、前期多雨寡照,棉花長勢不好,生育偏遲
據7月10日調查,全省主產棉區除衡陽外,主產棉區多地5月10日到7月10日,持續多雨、暴雨、寡照,高溫“遲到”,棉田漬水嚴重,導致棉花出苗率、成苗率大幅降低,有的補栽了2次;尤其直播棉出苗、成苗更差,有的補播了3次。前期的多雨高濕甚至漬水,使棉田雜草叢生,蝸牛橫行,缺株斷壟,棉苗長勢不旺,生育期推遲。到7月10日,全省僅有20%的棉花進入花期,60%左右的棉花才進蕾期,20%的還在苗蕾期,較正常年份生育期推遲了10~15天,今年棉花生產形勢不容樂觀。
二、加強棉花中期培管
針對我省當前棉花生長實際情況,務必抓好蕾花期管理,盡早搭建豐產架子、塑造理想株型、促進棉花營養與生殖生長協調、提高現蕾與成鈴強度,夯實全年豐收基礎十分重要,要一著不讓地抓緊、抓實棉花中期田間培管。
1、把準時間、掌握用量,施足施好花鈴肥。各地要根據不同田塊棉苗素質指導農民合理施肥,關鍵是因苗制宜,準確把握施肥時間、肥料用量,保證施肥質量。一是及時追施苗肥。對基肥施用不足的田快,視苗情早施輕施發棵肥。肥料選擇上以長效和速效結合、氮肥與磷鉀肥結合、化肥和有機肥結合為佳。二是重施花鈴肥。7月上旬見花即施**次花鈴肥,畝施尿素15公斤、鉀肥10~15公斤、糞肥15~20擔,或45%復混肥25公斤。對缺硼、鋅等微量元素的棉田,畝施用油滿豐1袋、鋅肥1公斤。第二次花鈴肥宜在7月下旬施用,畝施尿素25公斤。三是注重蓋頂肥施用。一般于8月10日~15日畝用尿素7~8公斤,增強生長后勁,增鈴增重。施肥方法上堅持離根開塘深施,杜絕撒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
2、合理化調、適時打頂,塑造好理想株型。在化調方面,要做到因苗制宜,靈活調控。一般在施**次花鈴肥、第二次花鈴肥和打頂后5-7天,分別用縮節胺純品2克、3克和4克左右。針對發育早、搭架好,有水發旺長或旺長趨勢的棉田,重點化控;針對發育晚、架子小,生長量不足的棉田,化調宜以促為主;合理化控,塑造理想株型,控制上部果枝過度拉長,改善中下部受光條件,減少爛鈴,提高品質。在打頂方面,要根據不同田塊棉苗生長發育情況和封行情況區別對待,把握“時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時”原則,靈活掌握打頂時間,長勢差的早打頂,長勢好的適當推遲,一般不遲于8月15日。結合打頂去除棉花無效果枝、中下部老葉、贅芽等,改善中下部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無效消耗,充分利用*佳結鈴期,多結優質桃。
3、加強測報,科學用藥,防治好病蟲為害。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做好花鈴期枯黃萎病、棉鈴蟲、盲蝽蟓、煙粉虱等病蟲害防治工作,選準藥劑,適期防治。枯黃萎病主要是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發病較重田塊,可采用藥劑灌根、拔除病株等措施,控制病害發生蔓延。棉鈴蟲可采用菊酯類、有機磷混合類等農藥防治,盲蝽象防治可采用35%硫丹或48%毒死蜱適時噴防,煙粉虱可采用吡蟲啉、阿維菌素(蟲螨克)、撲虱靈等藥劑防治。
4、關注天氣,制定預案,落實好抗災措施。要抓住晴好天氣,松土除草,破除土壤板結,提高土壤透氣性能,促進棉株根系發育,加快棉花生長,結合松土除草,在棉花開花前搞好培土壅根,形成高質量的棉田條高壟,增強棉花防風抗倒能力。要及時掌握天氣變化,提早制定防災減災預案,切實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提高棉花對臺風暴雨等災害的防抗能力。
(資料來源:省農業委員會經作處 吳若云)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