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近幾天,射陽縣棉花協會先后對海通、合德、千秋等鎮部分村老棉田的棉花病害發生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除少量麥收后移栽的晚茬棉外病害嚴重,部分田塊的病株率超過了40%。
1、病害現狀。本次調查的對象田為連續多年種植棉花的重茬田,分布于4個村共36塊棉田。其中1塊是油菜收割以后移栽的晚茬棉,雖然株高、果枝、現蕾及開花株率等還不能趕趟,但生長穩健,無病癥顯示。其余的35塊套作棉,塊塊都有程度不等的顯癥,田塊發病率高達97.2%。根據癥狀分析,枯萎病、黃萎病兼而有之,尤以黃萎病為重。平均病株率13%,其中病株率在10%以下的有21塊,占調查田塊總數的58.3%;病株率在10-20%的有8塊,占22.2%;病株率在20%以上至30%的有4塊,占11.1%;病株率超過30%的有2塊,占5.6%。病株率*高的1塊田已超過了40%,達到45.8%。
2、病因分析。棉農反映,目前的棉花病害僅次于2012年同期。究其原因,除了部分棉種的抗病性能下降、栽培管理方式的改變以及水利配套設施缺失等因素外,*重要的還有兩個方面:一是土壤帶菌,二是天氣因素。調查人員了解到,在當地有些農田連續種植棉花的時間已經超過了半個世紀,土壤帶菌的情況十分嚴重。海通鎮溝浜村棉農沈加良,今年已經66歲了,他告訴我們,從記事起,他家門前的這片土地一直在種以棉花為主的旱作物,從未改過水。每年的6、7月份只要遇到連陰雨,天氣又不冷不熱,棉花都會發病。*嚴重的年份,連投入的種子、農藥、化肥錢都收不回來。調查人員注意到,今年射陽從7月2日進入梅雨期后,7月上旬的平均氣溫只有23.4℃,比6月下旬還低了近1℃,白天*高氣溫一直在27℃左右,且出現了5個雨日,雨量87.8毫米,日照也只有50多個小時。多雨、低溫、寡照十分有利病菌的發育和對棉株的侵害。氣象部門預報,7月中旬全縣還會出現2-3次降水,雖然雨量可能小于常年,但雨日依然偏多,平均氣溫偏低,這將有可能使目前的病害難以得到有效控制。
3、救治措施。目前雖有少數棉農因病害嚴重,恢復生機無望,已做好了兩手打算,一旦病害繼續加重,隨即改種或補種其它短線作物。但大多數植棉戶還是一門心思,想通過科學的栽培管理措施來改善病株的生長環境,控制病情,促進生機恢復,盡量減少病害帶來的產量損失。一是清溝理墑,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以控制病菌的滋生、侵染和傳播。二是及時松土,散濕降漬。加快表土疏松,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能,促進根系發育,增強吸收和輸送養分的功能。三是重施花鈴肥。目前大部分棉田已經進入現蕾開花期,適當加大**遍花鈴肥的用量,既可以補充連續的降水導致土壤肥料的流失,又可滿足蕾鈴期棉花生長發育對養分的需求,還可以增強棉株對病菌的耐受力。四是用好化調。在蕾鈴期要繼續因苗制宜地及時噴用縮節胺等生長調節劑,增強抗病能力,減少蕾、花、鈴的脫落。五是防治蟲害。當前棉田的主要害蟲是棉鈴蟲、盲蝽象,要科學選用藥劑,合理配比濃度,避防藥害,以提高棉株自身的抗病害能力。(射陽棉協 陳占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
下一篇《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