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28 來源:互聯網
時至四月下旬,我國大米加工企業開機率不斷降低,其中東北開機率僅為35%、南方湘贛產區米企的開機率為37%,并隨著消費淡季的來臨,或將有繼續下行的趨勢。米企開機率低,*根本原因在于大米銷售不暢,部分米企向筆者反映,以往大米銷售都是排著訂單加工,現如今米企得主動出去找訂單。面對如此疲軟的米市需求,許多米企不禁要問,為何米市會出現這般景象,照這樣發展下去,未來米企將出現新一輪的倒閉潮。近日經過筆者與各企業探討后,整體歸納出了大米出貨不暢的三點原因,望與大米生產者、經銷商者分享與交流。?
大米口糧消費量的下降
**,來自于普通居民消費層面,我國大米人均消費近年來持續保持穩中略減態勢。一方面,大米消費群體大部分來自普通居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普通居民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從飲食結構來看,人們已從簡單的解決溫飽問題已緩慢的過度到要吃的品種豐富及更加健康一些,從大米和面粉用量上不斷的向粗糧及肉蛋奶、蔬菜類上傾斜。同時另一點原因在于,我國現階段正處于人口老齡化社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占總人口的15.5%。?
其次,大眾團體消費層面:近幾年我國整體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放緩,如我國沿海勞動密集型企業出現倒閉潮,大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發生了變動,集團性大米消費大幅減少或改用價格更加低廉的進口大米來進行替代,相關數據顯示,預計2015年國內稻谷總消費量約3862億斤,同比減92億斤。其中,口糧消費約3275億斤,同比減43億斤。
綜上兩點因素可以得知,不是人們真的不吃米了,而是居民從食用量及品種上發生了重大的改變,為何黑龍江五常大米頻頻造假,其品質受消費者青睞有著直接的關系。同時,經濟發展緩慢等客觀因素也使得大米需求逐漸下降。?
水稻種植面積及產量逐年增加
2004年以來,我國稻谷種植面積和產量持續增長,實現了“十一連豐”。主要原因是國家逐年提高水稻*低保護價以后,受水稻種植效益相對較好帶動,加之農業作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都促使水稻種植面積及單產產量上均顯著上升趨勢。國家統計局公告,2015年全國稻谷播種面積約45320萬畝,產量約4152 0173 3840億斤,同比增35億斤,增幅0.84%。2015年我國稻谷總供給量約4230億斤,總需求量約3867億斤,年度結余363億斤,使得市場供需進一步寬松。另外,雖然近年大米消費量逐漸萎縮,表面上淘汰了部分落后的產能,實際上未有改變我國大米加工行業為“小、散、弱”的現狀。部分中小型企業往往是淡季停機、旺季繼續開機生產,在利益的驅使下,利用新陳勾兌、進口米與國產米勾兌等手段來降低大米價格,使整個行業陷入了惡性競爭,同等米價出現沒有*低只有更低的現象,從而使得現在的大、中型企業苦不堪言。?
進口大于出口,加劇米市供大于求格局
我國是世界上*大的大米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曾經是世界上主要的大米出口國。然而近些年,隨著國內種植成本的不斷上升,加之政府不斷提高*低收購價,均使得米企的加工成本逐年上升,米企不堪重負,這樣一來便使得國產米與進口米之間產生了較大的價差,使得我國大米出口量逐漸萎縮,由大米出口國一躍成為了大米主要進口國,截止到2015年年底進口總量已高達335萬噸,出口總量僅為28.6萬噸。除此之外,我國大米主要進口國多來自于東南亞國家,中國邊境線狹長且監管難度大,“螞蟻搬家式”的走私米量或將遠遠超過了正規進口量,預計短期內進口米壓制國產米走貨的現象將長期存在。?
綜合上述因素不難得出為何大米出貨不暢的原因了。筆者認為雖然客觀因素眾多,但主觀上我們米企應該思考,如何轉變經營理念,遵循市場發展規律,找到適合消費群體*需要產品,這樣才能保證米企的正常發展,大米銷售渠道愈加寬廣。
(尹秀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