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4-27 來源:互聯網
近日,針對部分網絡交易平臺買賣假冒檢驗檢測報告等行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開展打擊網售假冒檢驗檢測報告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將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依法依規嚴厲查處相關問題。
部分網絡交易平臺買賣假冒檢驗檢測報告,有的號稱“不送樣檢測”“檢驗檢測包過”,這類違法行為將被嚴懲。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印發《關于開展打擊網售假冒檢驗檢測報告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將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部分網絡交易平臺買賣假冒檢驗檢測報告等違法行為。
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報告,是消費者用于衡量和判斷產品質量與標準*基本的手段。檢驗檢測報告是產品質量達標的書面證明,廣泛用于食品檢驗、機動車檢驗、生態環境監測等領域。近年來,我國檢驗檢測報告市場快速發展,2020年全國近4.9萬家檢驗檢測機構共出具檢驗檢測報告近5.67億份。
檢驗檢測報告的巨大市場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虛假檢驗檢測報告的灰色產業鏈。一些檢驗檢測機構和平臺出具虛假檢驗檢測報告,不僅擾亂了正當的商業秩序,造成了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更嚴重損害了檢驗檢測行業的權威和公信力。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報告存在虛假,使消費者無法有效區分產品質量的優劣,很難在購買商品時做出有效選擇,*終危害廣大消費者的切身權益。
檢驗檢測報告造假行為屢治不止,關鍵是懲處沒有到位。目前,遇到一些違規行為大多只是受到警告或者罰款,除一些后果特別嚴重的之外,很少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由于違法成本過低,造成一些企業和個人更加肆無忌憚,導致不法商家在平臺上公開買賣假冒檢驗檢測報告。
檢驗檢測機構本應是產品質量的把關者,虛假檢測報告魚目混珠,行業整頓迫在眉睫。此次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開展網售假冒檢驗檢測報告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表明了對“平臺買賣假冒檢驗檢測報告”必須嚴懲的態度和決心。專項整治重點從六方面進行整治:嚴厲打擊網售假冒檢驗檢測報告違法行為;壓實網絡交易平臺責任;清理整頓網絡交易平臺虛假廣告宣傳信息;督促檢驗檢測機構規范在網絡交易平臺上的檢驗檢測活動;加強政府部門公開查詢信息與網絡交易平臺數據交互貫通;加強責任追究和行刑銜接等,都將有力地對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形成震懾。接下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應嚴格督促平臺企業整改到位,全面梳理排查轄區內網絡交易平臺情況,依法依規嚴厲查處相關問題,及時曝光典型案例。
一份小小的檢測報告關乎質量強國建設,關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平臺銷售虛假檢測報告無視法律和道德底線,必須嚴打嚴懲。因此,打擊網售假冒檢驗檢測報告違法行為形成常態化機制。一是必須嚴查源頭,把制假造假窩點端掉,杜絕虛假檢驗檢測報告的來源渠道。如果虛假報告是出自檢驗檢測機構之手,就一定要對檢驗檢測機構實施嚴厲處罰,直至取消其檢驗檢測資格。二是必須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加大失信聯合懲戒力度,加大違法處罰力度及行刑銜接力度,打掉買賣虛假檢測報告的黑色產業鏈。如此才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讓消費者真正享受到高質量產品和服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