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5-05 來源:互聯網
盲目貼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危害有哪些?國內汽車的保有量持續增長,有關汽車零部件及裝飾材料也受到消費者青睞,尤其是隨著氣溫升高,不少人都會為愛車貼上汽車玻璃遮陽膜,但是貼膜容易,貼上優質合格的膜并不易。
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本市生產、銷售的108批次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其中不合格產品達11批次。其中汽車防曬膜的不合格項集中在可見光透射比、紫外線透射比、可見光反射比和耐溫性等。
深色膜不能成為“遮羞布”
民警在進行安全檢查時,發現一輛兩側車窗遮陽膜較深的小型客車,發現車內座椅7座被撤掉了4座,車內增設了一副擔架床,一個氧氣瓶和能坐兩人的臨時坐凳,屬于非法改裝。
在一起面包車側翻事故中,造成4人死亡、14人受傷。但是事故中的面包車荷載是6人,事故發生時實際載客18人,肇事面包車的側窗和后風窗均粘貼了兩層黑色遮陽膜,使車外人員無法看到車內的情況,逃避路面民警查處。在某種程度上,深色的車窗玻璃膜成為非法改裝、超員超載車輛的“遮羞布”。
從車輛運行安全的角度看,如果車輛各車窗使用的遮陽膜透光率低,導致駕駛人視野昏暗,降低對車外環境的辨別能力,鏡面車窗玻璃遮陽膜會對車內環境成像,影響駕駛人觀察路況,容易間接引發交通事故。
關注汽車玻璃遮陽膜這些指標
能不能貼上合格質優的玻璃遮陽膜,需要關注這些抽檢中常見的不合格項,對于不合格品牌尤其注意,因為產品的不合格可能是由于生產工藝不達標,或者技術落后導致。
1.可見光透射比
可見光透射比指透過透明材料的可見光光通量與投射在其表面可見光光通量之比。不合格將嚴重影響駕駛人員的視線,危及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不僅存在于車窗玻璃膜,對眼鏡、建筑玻璃等均有相應的規定。
前風窗玻璃及風窗以外玻璃用于駕駛人視區部位的可見光透射比應大于等于70%,所有車窗玻璃不得張貼鏡面反光遮陽膜。標準中要求Ⅰ類遮陽膜可見光透射比≥78%,III類遮陽膜可見光透射比15%~50%。
2.紫外線透射比
紫外線透射比反映了產品阻隔紫外線的能力。標準要求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的紫外線透射比應小于或等于1%。不合格的產品不能有效抵御有害紫外線照射,不僅容易導致駕乘人員皮膚紅腫、產生水泡、脫皮;還會出現汽車膜褪色模糊、光學性能減退、使用壽命大大縮短,汽車內飾也容易出現龜裂、褪色和老化等現象。
3.可見光反射比
可見光反射比指反射的可見光光通量與入射的可見光光通量的比值。標準要求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的可見光反射比應小于或等于20%。可見光反射比越高,反射性越強,私密性越好,但數值過高,會影響自身駕駛員和對面來車駕駛員的視線,同時給前后方行駛的車輛帶來強烈的光反射,帶來安全隱患。
4.耐溫性
耐溫性能是產品使用壽命和品質的重要指標。標準要求耐溫試驗后,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不應產生軟化、膠粘、起皺、龜裂、變色、溶解或其他顯著缺陷。不合格產品在耐溫試驗后產生有多個氣泡,影響駕乘人員的視線。
產品質量不合格可能是由于生產商對產品質量控制不嚴,工藝不純熟、使用劣質基膜造成,比如生產企業為了達到抗紫外線、隔熱等其他性能要求,在材料中加入其他添加劑也可能降低產品的可見光透射比;或者為了達到反射更多太陽光等目的添加了過多的反射材料,*終導致可見光反射比遠超過標準要求。
對于汽車玻璃遮陽膜不合格的現象,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提醒消費者:
1、盡量到正規的汽車用品店、汽車洗車美容店和汽車膜批發市場等地方選購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
2、選購清晰度高的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不論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顏色深淺,優質的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在自然光線下都比較清晰,無霧蒙蒙的感覺 。
3、撕開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的塑料內襯后,再重新復合時,劣質膜會起泡,而優質膜復合后完好如初,同時優質膜的膠粘劑會牢固的粘貼在遮陽膜上而不會殘留在汽車玻璃或塑料內襯上。
4、優質的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摸上去有厚實平滑感,而劣質遮陽膜手感薄而脆,容易起皺。
5、購買汽車車窗玻璃遮陽膜時盡量將產品規格型號、批號等相關參數明確寫在發票或質保卡上,并索要汽車膜的小樣,并妥善保存小樣等資料,在保質期內可有效維權。
如果貼了不合格的深色遮陽膜可能存在違法行為,警察叔叔會進行檢查,趕緊清理掉!用吹風機加熱貼膜一角,待貼膜的一角脫落后使用吹風機加熱貼膜與玻璃粘貼的交界處,軟化膠粘劑后將貼膜剝下,再用毛巾和玻璃清洗劑將殘留的膠粘劑擦拭干凈。
以上文章內容為部分列舉,更多檢測需求及詳情免費咨詢機構在線顧問:15201733840(電話及微信),做檢測上百檢網-出具權威檢測報告具有法律效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