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5-19 來源:互聯網
隨著環保訴求日益升級,環保投入不斷加大,環保產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如今,環保產業已經在污水、大氣、土壤、固廢處理以及環境服務等重點領域,形成了涵蓋環境咨詢、環保裝備、工程設計、設施運營維護的多元化產業格局。
其中,環保裝備制造業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技術基礎,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保障。同樣,發展壯大綠色制造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對環保裝備制造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環境監測產業迎來新機遇
近些年,隨著國家對大氣、土壤、水等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環保產業成為了熱門行業。在巨大的環境改善需求和政策壓力下,我國對環境治理的需求在快速地釋放,孕育了環保產業新一輪發展浪潮。
截至目前,囊括空氣環境監測、水質監測、污染源監測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框架已經初步形成。《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指出,2020-2035年,生態環境監測將在全面深化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的基礎上,逐步向生態狀況監測和環境風險預警拓展,構建生態環境狀況綜合評估體系。
未來一段時期內,環境監測市場空間的來源主要側重于四大方面:**,環境監測網絡的拓展,從省級到地級,再到縣級,全面覆蓋;第二,監測指標的不斷增加,譬如VOCs及重金屬監測等空間巨大;第三,監測空間的擴大,從地面向空中和地下延伸;第四,監測領域的拓展,從空氣、水向土壤傾斜。
作為環境管理“頂梁柱”的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建設推進的大背景下將不斷被強化。同樣需要認識到,在環境監測產業繁榮背后,是國家推動環境監測體系的強力驅動。有理由相信,隨著環境監測向科學化、精細化、現代化轉型升級后,我國環境監測市場將會開辟更宏大的市場。
未來,隨著環境監測、工業過程監測、實驗室儀器等細分領域的增長,特別是環境監測領域,投資的逐步到位,以及環保問題的驅動,環境監測儀器行業將進入景氣周期。
環保裝備國產化亟需加強
環保裝備行業涉及到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物、噪音污染等九大領域,而這些領域的治理都離不開儀器儀表的發展。
環境監測儀器是儀器儀表的細分領域,通過采集分析數據,獲取污染源和環境背景污染狀況的專業現場分析儀器。現今,我國的環境監測儀器儀表主要包括水、空氣、土壤等方面。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環境監測儀器市場在儀表領域逐漸崛起,聚光科技、先河環保、雪迪龍、天瑞儀器等國內一批上市儀器公司已具備與國外企業同臺競爭的能力。
但是,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廠商仍以中小企業居多,企業生產能力不足,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供應,出現低價競爭、產品以次充好、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差等現象。在環境分析、監測、檢驗等領域,進口品牌還是占據主導地位,尤其在一些核心零部件,很少有國內產品能夠與進口產品形成較有力的競爭。
如何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先進環保裝備的有效供給成為產業亟待解決的發展“瓶頸”。
國產化迎來“加速劑”
為加快環保裝備國產化步伐,近日,工信部、科技部、生態環境部三部門印發《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
《行動計劃》指出,2025年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力爭達到1.3萬億元,并將重點發展工業煙氣綜合監測儀、環境空氣分析儀等環境監測專用儀表、污染治理過程專用儀器、環保裝置大數據智能化運行維護系統,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專用光學氣體傳感器、電子芯片、色譜檢測單位等關鍵零部件。《行動計劃》同時強調,在環境監測儀器領域,重點提升高端環境監測儀器的自主創新供給能力。
此外,根據《“十四五”規劃綱要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中的相關內容以及中國環境監測的切實需求,各省市也發布了眾多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相關政策,為區域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發展提供指導與扶持。
環保裝備制造產業接連迎來政策暖風。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家對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強,并且培育一批有創新能力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有自己的拳頭產品的企業。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環保裝備國產化之路定會迎來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