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7-19 來源:互聯網
日前,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邀請國家監管部門、技術機構以及企業界代表共同召開“消費品第三方測評社會共治”研討會。值得關注的是,這是相關部門首次就“第三方測評治理”舉行會議。此次會議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相關部門將針對“第三方測評”擬定行業規范,包括美妝在內的消費品第三方測評將邁入“治理監管”時代,過去的胡侃亂評時代有望結束。據悉,此次研討會召開背景主要源于目前消費品第三方測試評價缺乏相應的規范和標準,測評機構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良莠不齊,測評亂象頻發。以美妝測評為例,在過去一個月內,先是老爸測評被打假,后是兩大國貨美妝品牌直指“第三方測評”真實性和科學性存疑,接連兩起測評遭到質疑,充分暴露了美妝測評亂象成災:不少測評機構自立標準,難言科學與公正,美妝品牌也深受其苦。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去年至今發生在美妝行業的測評翻車事件,已接近10起,這也將美妝測評的亂象悉數“抖”了出來。優質功效產品亮相創新展8年沉淀,護膚科技進入“太空2.0時代”研發實力做支撐。
01:自定評測標準,科學性存疑
化妝品觀察發現,自定標準、評測方法不專業是目前美妝測評存在的*大亂象,一些個人博主或第三方檢測機構,自立評測標準,給產品做評級或推薦。今年2月,一位專業美妝KOL@卷福醬在知乎上指出,老爸評測在一次防曬霜測評使用PMMA板和紫外線探頭時“操作方式業余”,該美妝KOL提到,“視頻中,用手指將防曬霜涂到透明的PMMA板,但涂成了斑馬皮,用來測量光透射率的紫外線探頭也只有那么點小,到底要放在哪里才能準確測出防曬力度呢?*白的區域和*透的區域防曬效果能一致么?”這一事件牽出了大眾對“美妝測評博主測評方法”的質疑?;瘖y品觀察發現,當前美妝測評領域“自定標準”現象泛濫,而大多選擇的測評方法并不科學。以“真人實驗”為例,許多第三方測評平臺在公司內部尋找十幾位同事進行產品上臉實驗,用儀器檢測對比產品使用前后相關數據,從而做出判斷。對此,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幾個人的實驗數據并不具有代表性。任何人體檢測都需要33個以上的標準人數,且實驗對象需要符合檢測條件?!弊粤⒃u測標準,也造成評測結果因人而異?;瘖y品觀察注意到,一家測評博主選取了10個品牌的洗發水,通過對控油去屑、滋潤、修護、香精、防腐劑等方面的測試,得出的結論是某品牌洗發水“防腐劑香精多,會過敏、頭癢”;但在另一家測評博主對洗發水的測評中,通過對洗發水味道、泡沫、包裝、質地等方面的測評,得出的結論卻是上述同款洗發水“*靠譜”。“不同測試方法測試出來的結果都不一樣,這樣的測試也就沒有意義?!鄙鲜鰴C構負責人指出,“個人從事的產品測評存在檢測科學性與否的問題?!?/p>
02 優質功效產品亮相創新展8年沉淀,護膚科技進入“太空2.0時代”研發實力做支撐
亂象二:以商養測,虛假測評泛濫
除了自定評測標準,以商養測、虛假評測也是當前美妝測評主要亂象之一。許多測評機構出于擴展商業版圖的需求,要么推薦自己的產品,要么為他人代言產品,甚至有些平臺出現了“黑”競爭對手產品的情況。在抖音上,某測評賬號一期視頻將旁氏洗面奶列入產品黑榜,“旁氏米粹不要買,清潔力強洗完拔干緊繃,會破壞油水平衡?!钡沁^了一段時間,該賬號又更新了一期測評視頻將同款產品列為紅榜,“旁氏米粹洗面奶,清潔力強,適合大油皮,每周一到兩次即可?!苯涍^進一步查證,該測評賬號背后實際運營主體為某家化妝品代工廠,該工廠注冊了“護膚小課堂”、“護膚品研發師”、“成分配方師XX”等多個測評賬號,這些賬號不定期發布產品紅黑榜測評,其測評結果基本遵循一個特點:凡是自家代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均被評為紅榜,而競爭對手生產的產品則被列入黑榜?!斑@種出于利益而詆毀競爭對手的現象,在美妝測評領域屢見不鮮?!币晃粯I內人士表示,“不少測評平臺以商養測,一邊開展各式各樣的測評,一邊進行電商賣貨、廣告營銷等,其測評的公正性很難保證,并且還存在虛假測評、不正當競爭的隱患?!?020年“小紅花測評”就因商業詆毀被罰10萬元。在該案例中,“小紅書測評”被查明通過在多個互聯網平臺上注冊“小紅花測評”欄目,發布比較實驗文章,通過設置不合理的比較條件并得出對廣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利的檢測結果,進而丑化其公司銷售的商品形象、降低競爭對手商譽。
優質功效產品亮相創新展8年沉淀,護膚科技進入“太空2.0時代”研發實力做支撐
03:主觀引導性強,有失公正
出于商業目的虛假測評是其一,另一種則是有選擇性地測評,一位網紅博主在其視頻中揭秘,“其實即使送去權威的檢測機構,測評者對于檢測結果,也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這位測評博主提到,如果想要推廣某個商品,一些測評博主會著重測這個商品有優勢的特點。比如針對洗發水產品,優點是去屑力強,缺點是清潔力太強造成頭發干燥,而接到推廣任務的測評博主就會在測評時突出“去屑”作用,頭發干燥這個缺點就會不提或者少提?!跋啾壬虡I虛假測評,有選擇性地測評更為‘巧妙’,你不能說它做虛假測評,它只是沒有把缺點說出來而已?!背酥猓瑴y評博主的主觀喜好,也影響著測評視頻中對產品的態度?;瘖y品觀察注意到,一些美妝測評博主,對國際**產品測評時普遍會比較寬容,但是對國產品牌就會相對苛刻,比如對國際**護膚品測評時,“這個包裝設計有失水準,但是膚感很棒,價格良心,所以包裝設計的缺陷可以原諒?!倍鴮Υ龂a品牌時“包裝設計這么拉胯,還標價500多,吃相難看。”“官方測評機構在做產品測評時從數據采樣,到數據比對,再到發布,都要遵循一套嚴格的流程和規范,要保證科學性、公正性。而一些個人博主在做測評時,充滿了隨意性,科學性、公正性也大打折扣?!鄙鲜鱿嚓P負責人表示。
04 優質功效產品亮相創新展8年沉淀,護膚科技進入“太空2.0時代”研發實力做支撐
亂象四:唯“成分論”,缺乏基本常識
隨著成分黨規模的逐漸擴大,許多測評博主唯“成分論”,但其中不乏許多對成分“一知半解”,甚至缺乏對化妝品的基本常識。例如,一些化妝品成分軟件會對產品成分標識紅標和綠標,進行成分風險等級區分。而某位測評博主在視頻中測評“某品牌水油平衡水乳”時,將成分表中“‘視黃醇棕櫚酸酯’風險等級9級”說成“含有9種視黃醇,弄進眼睛刺痛?!贝送猓€有很多測評博主在面對產品成分的“紅標”和“綠標”時,直接將有紅色標簽成分的產品定義為“不好”,在做產品測評時,凡是含有如“甲基異噻唑啉酮”、“羥苯丙酯”這樣風險性高的、易致敏的香精、防腐劑的產品,都會直接被打上“危險品”、“一定不要用”的標簽。從專業角度來看,這樣武斷的評測顯然不專業。廣州重生化妝品實業有限公司研發鄧燕民表示,“化妝品使用成分講求的是安全劑量,僅僅以存在風險成分不考慮使用量就判斷產品的好壞并不科學?!备x譜的是,一些測評博主斷章取義式對成分和濃度的理解,成為他們向品牌發難的依據。就好比2021年在行業掀起大范圍討論的美妝博主大分子實驗室事件,大分子實驗室就4款標注添加六勝肽的護膚品進行測試,并拿出第三方機構的檢測報告,聲稱產品中六勝肽添加量與品牌宣傳不符。但該測評被另一名抖音博主質疑“將原料組濃度和添加量進行混淆,檢測機構專業性有待商榷?!边@一事件*后也以品牌工程師公開該原料成分的定量測試參考方法,大分子實驗室發布道歉信作為完結。化妝品觀察注意到,2021年至今,美妝行業就發生了近10起測評博主與品牌的“糾紛”事件,爭論點大多為“成分含量”。“目前大多測評博主沒有產品研發經驗,僅憑借一些學術知識看配方表說話?!蹦硣浧放苿撌既酥赋?,“暫且不說大多數測評博主對成分的測評方法是不是準確,護膚品的好壞及有效性也不是一個成分能判定的,還需要從成分之間的兼容性和穩定性,從整體配方、工藝及臨床實驗的專業解釋出發?!?/p>
05 優質功效產品亮相創新展8年沉淀,護膚科技進入“太空2.0時代”研發實力做支撐
測評亂象“坑害”美妝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美妝測評的諸多亂象,讓許多品牌深受其害。
2021年某國產功效護膚品牌被抖音網紅博主質疑一款產品“含有熒光劑”,盡管品牌后續作出澄清聲明,并附上了檢測結果,但目前仍有不少網友在抖音、微博上傳播“XXXX產品添加熒光劑”。同樣,另一個國貨護膚品牌,也因為在2021年被某測評博主質疑“夸大宣傳、概念性添加成分”而陷入消費者信任危機。雖然在事件曝出的**時間,品牌就發布聲明,反駁測評博主出具的檢測報告無產品名稱、無送檢片、無鑒定機構,報告真偽有待考量。但由于此事件后續發展中,雙方各執一詞,*后不了了之,導致品牌至今依舊籠罩在“虛假宣傳、成分夸大”陰云之下。從上述品牌案例中,我們看到,一些百萬粉絲量級的專業或非專業博主,其造成的輿論導向能夠對一個品牌產生不小的影響。如果品牌沒能拿出有力證據進行反駁,很可能會遭遇一場公關危機,并且喪失話語權。更為嚴重的是,不專業的測評,不僅給消費者帶來負面影響,也不利于品牌的良性發展。上述受訪人士表示,一些錯誤的測評內容,向消費者傳遞了不專業且片面的產品知識和內容,而當消費者接受了不專業的知識教育和普及,會在一定程度上束縛產品的研發。“某些測評博主通過分析成分表引導消費者進行購買,對稍有風險的成分就強烈抨擊,造成品牌對產品成分小心翼翼,不敢放開手腳創新研發。”針對測評亂象造成品牌聲譽受損,北京宣言律師事務所律師杜秀軍建議,企業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如果因測評標準虛假混亂給企業造成不利影響,受害企業可以起訴測評平臺,追究其侵權責任,也可以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對測評平臺給予行政處罰?!?/p>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