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7-27 來源:互聯網
藍牙耳機市場井噴,企業上市出口前必須做些什么?
根據IDC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中國無線藍牙市場出貨5374萬臺,同比增長2674萬臺.8%。從蘋果開始“砍”掉手機上3.5mm耳機接口后,藍牙耳機市場開始井噴。
同時,隨著電子器件的發展,.設備.隨著終端的廣泛使用,電磁輻射的安全性引起了全世界的警惕。自1989年歐洲共同體委員會頒發89/336/以來EEC指令明確規定,自1996年1月1日起,所有電子產品均為1996年1月1日.電氣產品必須經過電磁兼容性認證,否則將禁止在歐洲市場銷售。電磁兼容性能的測試受到了世界各地的重視。
什么是EMC電磁兼容?
電磁兼容性(EMC)它是指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滿足要求對其環境中的任何設備造成不可忍受的電磁干擾的能力。EMC測試包括兩個要求:
—一方面是指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對環境產生的電磁干擾不能超過一定限值;
一方面是指對環境中存在的電磁干擾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擾性,即電磁敏感性。
電磁干擾(EMI)電磁騷擾引起的設備.傳輸通道或系統性能下降。
電磁敏感性(EMS)在電磁騷擾的情況下,裝置.設備或系統不能避免性能下降的能力。
注:敏感性高,抗擾性低。EMC=EMI+EMS
為什么藍牙耳機要進行電磁兼容性測試?
市場準入需求
世界各地基本設置了相應的市場準入認證,以保護該地區的電磁環境和當地產品的競爭優勢。例如,北美FCC.歐盟的CE認證.日本的VCCI認證.中國的3C認證等都進入了這些市場“通行證”要獲得這些認證,產品必須通過相應的認證EMC測試。
國家和地區的法律要求
為了規范電子產品的電磁兼容性,在世界各地.國家都制定了相關的EMC標準.頒布了EMC法律法規。例如,1992年,英國政府首次采用嚴格的法律,迫使所有電子產品制造商和進口商確保其產品具有電磁兼容性。
安全技術要求
電子電器產品必須實現電磁兼容,否則會出現混亂,無法正常工作。
電磁場對電子產品的干擾(EMI)和抗干擾能力(EMS)綜合評價是產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電磁兼容涵蓋了廣泛的產品。大多數電子產品,包括藍牙耳機,都需要進行EMC測試。
藍牙耳機在進入市場之前需要經歷電磁兼容性EMC測試:
1.輻射發射試驗
測試電子.電氣、機電設備及其部件的輻射,包括所有部件的輻射,.電纜和連線上的輻射用于確定其輻射是否符合標準要求,從而影響同一環境下的其他設備。
2.傳導騷擾測試
從電源端口測量設備.騷擾信號端口向電網或信號網絡傳輸。
3.靜電放電抗擾測試
測試單個設備或系統的抗靜電放電干擾能力。靜電放電可能產生以下后果:半導體器件通過能量交換直接損壞.放電引起的電場磁場變化導致設備誤動作。放電噪聲電流導致設備誤動作。
4.射頻輻射電磁場抗擾度試驗
對設備的干擾往往是設備操作.維護和安全檢查人員使用手機時產生的東西。測試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共同的標準來評估電子設備的抗輻射電磁場干擾能力。
5.浪涌抗擾測試
雷擊主要模擬間接雷擊,如雷擊室外線路,大量電流流入室外線路或接地電阻,產生干擾電壓。在線路感應的電壓和電流中,雷擊附近物體產生電磁場、線路感應的電壓和電流、雷擊地面、地面電流通過公共接地系統引起的干擾。
6.射頻場感應的傳導抗擾測試
通常,設備的導線長度可能等于干擾頻率的幾個波長。通常,干擾設備的尺寸遠小于低頻干擾波的波長。相比之下,設備導線的長度可能達到干擾波的幾個波長,使設備導線成為被動天線,接受射頻場的感應,*終影響設備的工作。
7.電壓跌落.中斷和電壓漸變抗擾度測試
電壓瞬間下降.斷時中斷由電網決定.變電站設施故障或負荷突然發生重大變化。電壓變化是由連接到電網的負荷連續變化引起的。
現在,當國家規定所有電子產品都符合電磁兼容性的要求時,就會改善周圍的電磁兼容性環境。通過電磁兼容性測試和相應的監督手段,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可以幫助和督促生產企業確保市場上銷售的產品符合電磁兼容性的要求,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