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09 來源:互聯網
本標準規定了入河(海)排污口的命名和編碼規則。
本標準適用于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
GB/T 2260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HJ 932-2017 中國地表水環境水體代碼編碼規則
3.1 一般規則
3.1.1 入河(海)排污口名稱長度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但應遵循規范簡練的原則。
3.1.2 入河(海)排污口名稱應能反映其所處位置和入河(海)排污口類型,入河(海)排污口類型詳見附錄A。
3.1.3 對于附錄 A 中的其他排口,命名時應根據實際情況細化入河(海)排污口類型,盡可能反應排污口特征信息。
3.1.4 對于一個責任主體或同一區域含有多個同類型入河(海)排污口的,可在入河(海)排污口類型后加數字序號區分。
3.2 企事業單位作為責任主體的入河(海)排污口
3.2.1 企事業單位作為責任主體的入河(海)排污口,按照“行政區信息+企事業單位名稱+入河(海) 排污口類型”的規則命名。
3.2.2 行政區信息應包含地級市和縣級行政區名稱。企事業單位名稱應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對應的名稱為準,企事業單位名稱中包含行政區信息的,命名時不予重復體現。
示例:
XX 市 XX 區 XX 公司排污口、XX 市 XX 區 XX 公司雨水排口、XX 市 XX 區 XX 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排污口、XX 市 XX 區 XX 水產加工廠排污口、XX 市 XX 區 XX 養殖場排污口等。
3.3 無企事業單位為責任主體但有固定名稱的入河(海)排污口
3.3.1 對于無企事業單位作為責任主體,但有固定名稱的入河(海)排污口,按照“行政區信息+固定名稱+入河(海)排污口類型”的規則命名。
3.3.2 行政區信息應包含地級市和縣級行政區名稱。固定名稱中包含行政區信息、入河(海)排污口類型的,命名時不予重復體現。
3.3.3 有固定名稱的大中型灌區等排口可按照此規則命名。
示例:
XX 市 XX 區 XX 灌區入河排口、XX 市 XX 區 XX 排干入河排口、XX 市 XX 區 XX 溝渠入海排口等。
3.4 其他入河(海)排污口
3.4.1 對于無企事業單位作為責任主體,也無固定名稱的入河(海)排污口,按照“行政區信息+周邊特征標志物信息+入河(海)排污口類型”的規則命名。
3.4.2 行政區信息應包含地級市和縣級行政區名稱。必要的情況下,應增加距離特征、方位特征等描述。
示例:
XX 市 XX 區 XX 車站北 300 米其他排口。對于附錄 A 中的其他排口,能確定排污口類型的應根據實際排污口類型進行細化命名,如:XX 市 XX 縣 XX 村北 500 米農村生活污水散排口、XX 市 XX 區 XX 碼頭排污口、XX 市 XX 縣 XX 村 XX 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XX 市 XX 區 XX 村海水養殖排污口 1 號等。
4.1 一般規則
入河(海)排污口編碼遵循“**性、可擴展性”的原則。
——**性表示入河(海)排污口編碼以入河(海)排污口所在水系位置、行政區劃等較穩定屬性為基礎,保證一個代碼**標識一個入河(海)排污口。
——可擴展性表示在入河(海)排污口編碼基礎字段后預留擴展碼,可根據管理要求賦碼,以滿足區域環境管理的需要。
4.2 編碼結構
4.2.1 入河(海)排污口編碼由水系/海區代碼、行政區劃代碼、順序代碼、入河(海)排污口類型代碼和擴展代碼五部分組成。采用字母和數字組合編號的方式,編碼長度為 16 位。
4.2.2 入河(海)排污口編碼結構如下所示。
?
4.3 編碼規則
4.3.1 水系/海區代碼
4.3.1.1 水系/海區代碼表示入河(海)排污口所在水系或海區,用長度為 2 位的英文字母表示。
4.3.1.2 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的海區代碼依次為 BS、YS、ES、SS。
4.3.1.3 長江各一級流域入河排污口水系代碼詳見附錄B 的表 B.1,黃河各一級流域入河排污口水系代碼詳見附錄B 的表B.2。其他河流一級流域水系代碼見HJ 932—2017 的附錄A。
4.3.2 行政區劃代碼
4.3.2.1 行政區劃代碼表示入河(海)排污口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市(地區、自治州、盟)、縣(自治縣、縣級市、旗、市轄區、林區、特區)行政區劃,用長度為 6 位的數字表示。
4.3.2.2 行政區劃代碼編碼詳見 GB/T 2260。沒有被賦予行政區劃代碼的開發區、高新區等,可參照GB/T 2260 賦予臨時代碼。
4.3.3 入河(海)排污口類型代碼
4.3.3.1 入河(海)排污口類型代碼表示入河(海)排污口種類,用長度為 2 位的英文字母表示。
4.3.3.2 各類型入河(海)排污口代碼詳見附錄A。
4.3.4 順序代碼
4.3.4.1 順序代碼表示縣(區)內所有入河(海)排污口順序,用長度為 4 位的阿拉伯數字表示。
4.3.4.2 順序代碼范圍從 0001 到 9999 按序遞增。原則上按地理位置由西向東、由北向南的順序排序編號,實際應用中可根據區域水系、岸線等自然地理特征,合理調整順序代碼的排序方式。后續新增加的入河(海)排污口,其順序代碼在所屬縣(區)已有入河(海)排污口總數的基礎上順延遞增。
4.3.5 擴展代碼
4.3.5.1 結合管理需求,可根據入河(海)排污口的監測、溯源、整治工作實際所需定義擴展代碼, 擴展代碼可為動態調整編碼,用長度為 2 位的任意字符表示。
4.3.5.2 未定義擴展代碼用途時,擴展碼使用“00”。
4.3.6 編碼示例
入河(海)排污口編碼示例如下:
a)唐山市豐南區規?;笄蒺B殖排污口編碼為:BS-130207-0215-NY-00。“BS”表示渤海,“130207”為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行政區劃代碼,“0215”為入海排污口順序號,“NY”表示該入海排污 口為農業排口,“00”表示尚未定義擴展代碼用途;
b)泰州市泰興市某公司生產廢水排污口編碼為:FA-321283-0351-GY-WZ。“FA”表示長江干流水系,“321283”為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行政區劃代碼,“0351”為入河排污口順序號,“GY”表示該入河排污口為工業排污口,“WZ”表示擴展代碼已定義,并已完成整治。
4.3.7 編碼管理
入河(海)排污口注銷、消失或發生重大變更時,原編碼應廢止或重新賦碼,已廢止的順序碼不應再次使用。
更多標準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全文:
下載地址:《HJ 1235-2021 入河(海)排污口命名與編碼規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