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17 來源:互聯網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法規與標準司委托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等單位起草了《區域性土壤環境背景含量統計技術導則》。現將有關編制情況說明如下:
一、項目背景情況
(一)任務來源
2016 年 1 月,原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下達了《地方土壤背景值制訂技術導則》的編制任務,項目編號為 2016-48。承擔單位為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2018 年 1 月,原環境保護部土壤環境管理司在召開《地方土壤背景值制訂技術導則》開題論證會,根據專家意見,將標準名稱修改為《土壤環境背景值制訂技術導則》。
2020 年 7 月,根據征求意見稿技術審查會意見,將標準名稱調整為《區域性土壤環境背景含量統計技術導則》。
(二)工作過程
2016 年 1 月接到標準制訂的任務后,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成立標準編制組。
2016 年 2 月-7 月,編制組全面梳理了國內土壤環境背景值制訂研究狀況,調研了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土壤背景值(background value)制訂方法標準,美國及其有關州、加拿大及其有關省、英國、意大利、荷蘭等國家關于土壤背景濃度(相當于我國語境中的背景值)的相關資料。
2016 年 8 月-2017 年 12 月,編制組反復研討確定了本導則的定位、適用范圍、技術路線和主要研究內容,編寫標準初稿。
2018 年 1 月,原環境保護部土壤環境管理司在召開《地方土壤背景值制訂技術導則》開題論證會,形成了如下修改意見:
(1)標準名稱修改為《土壤環境背景值制訂技 術導則》;
(2)綜合各位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完善。會后, 編制組根據專家意見,對標準文本進行了修改完善。
2018 年 2 月-2020 年 7 月,經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多次指導,進一步研究了發達國家在土壤環境管理中如何使用土壤背景濃度(背景值)等問題,2020 年 7 月,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
2020 年 7 月,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組織召開了標準征求意見稿技術審查會,審議委員會通過該標準的審議, 提出將標準名稱調整為《區域性土壤環境背景含量統計技術導則》。
二、標準制訂必要性分析
土壤背景值一般包括兩類。一是區域背景值,即具體地塊所在區域土壤的背景濃度。二是地塊尺度背景值,即具體地塊附近未受點源污染,與具體地塊土壤理化、地質等特性相同或相似地塊中土壤污染物的濃度。
土壤環境管理中,通常需要利用土壤背景值判斷具體地塊是否受到污染。不超背景值的,通常認為未受到污染。
各國一般**地塊尺度背景值進行比較。但實踐中,因普遍工業化的原因,具體地塊附近沒有可與之進行比較的背景地塊;此外,利用已有的區域背景值進行判斷,可以節省開展地塊尺度背景值調查的費用,減輕企業負擔。在上述情況下,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允許利用區域背景值進行比較。
土壤背景值是一個或一組統計量。土壤具有不均質性。
需要對各采樣點的土壤污染物含量進行統計分析,為確定土壤背景值提供依據。
我國自“十五”以來,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農業農村等部門相繼組織開展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調查,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開展了土壤例行環境監測,積累了大量土壤數據。
制定土壤環境背景含量統計技術導則,有利于規范相關土壤調查和監測數據的統計分析,并充分利用現有的土壤調查和監測數據,為確定區域土壤背景值提供依據。
三、標準情況
具體見附錄。
四、基本定位及技術路線
本標準定位:適用于省、市和縣級行政區域土壤環境背景含量的統計。在確定工作目標的基礎上,通過獲取區域性土壤環境背景含量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對調查區域土壤環境背景含量進行統計與表征。
本標準細化了歷史數據的評估(單個點位數據和數據集評估)、區域性土壤環境背景調查(調查項目確定、調查單元劃分、調查樣點布設、樣品采集、樣品制備與保存、樣品分析測試、質量控制)、數據處理分析(統計單元劃分、數據分布類型檢驗和異常值判別與處理)、區域性土壤環境背景含量統計與表征等技術要點。
五、主要技術內容說明
(一)土壤環境背景含量內涵
很難找到**不受人類活動和污染影響的土壤。ISO《土壤質量-背景值確定指南》中“土壤背景含量”定義為“在自然過程和擴散源(diffuse source,如大氣沉降)共同作用下, 某地區或區域某類型土壤中元素和物質特性的含量”。
參考ISO《土壤質量-背景值確定指南》、《中國土壤元素背景值》和《土壤學大辭典》,本標準將土壤環境背景含量定義為:指在一定時間條件下,僅受地球化學過程和非點源輸入影響的土壤中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該定義與《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 試行)》(GB 36600-2018)“土壤環境背景值”定義中關于土壤環境背景含量的表述完全一致。
更多標準征求意見稿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意見稿全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