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17 來源:互聯網
廣東省城市河湖生態修復設計規程
1 總則
1.0.1 為適應城市河湖生態修復工作的需要,進一步規范廣東省城市河湖生態修復設計的技術要求,制定本規程。
1.0.2 本規程適用于指導城市河湖等生態修復工程的設計,施工組織、建設征地、環境影響、投資估(概)算及經濟評價等內容參照其他現有規程的相關要求執行。
1.0.3 本規程內容側重于城市河湖水體及濱岸帶生態修復綜合治理。流域或區域控源截污工程應優先或同步實施,為水生態修復提供良好的外源污染控制基礎。
1.0.4 城市河湖生態修復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廣東省有關現行標準的規定。
2 術語
2.0.1 城市河湖 urban aquatic ecosystem
流經城市區域的河流、渠道、運河和位于城市的湖泊和水庫等水域。
2.0.2 城市河湖生態修復 urban river-lake eco-restoration
在充分發揮生態系統自修復功能的基礎上,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促使城市河湖生態系統恢復到較為自然的狀態,改善其生態完整性和可持續性。
2.0.3 河流生態廊道 river ecological corridor
河流及其兩岸灘地、高地邊緣過渡帶以及與之連通的湖泊、濕地等形成的帶狀區域。
2.0.4 水文情勢 hydrological regime
水文變量和水文現象等各種水文要素時空變化的態勢和趨勢。在生態水文學中常用以下具有生態學意義的要素表示:流量、頻率、發生時機、延續時間、流量變化過程和水位變化過程等。
2.0.5 河流生態基流 ecological base flow
指為維持河流基本形態和基本生態功能,即防止河道斷流、避免河流水生生物群落遭受到無法恢復破壞的河道內小流量。
2.0.6 湖泊低生態水位 the lowest ecological water level in lakes
指維持湖泊基本形態與基本生態功能的湖區低水位,是保障湖泊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低限值。
2.0.7 基本生態環境需水量 fundamental environmental flow
系維持河流、湖泊給定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所對應的生態環境功能不喪失, 需要保留在河道內的小水量,是河道內生態環境需水要求的下限值。
2.0.8 目標生態環境需水量 targeted environmental flow
系維持河流、湖泊給定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所對應的生態環境功能正常發揮,需要保留在河道內的小水量,是河道外經濟社會消耗河湖水量的控制值。
2.0.9 河湖敏感生態需水 sensitive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指維持河湖生態敏感區正常生態功能的需水量及過程。
2.0.10 生態補水 the artificial recharge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指通過采取工程或非工程措施,向因生態需水量無法滿足而受損的生態系統調水,補充其生態系統用水量,遏制生態系統結構的破壞和功能的喪失,逐漸恢復生態系統原有的、能自我調節的基本功能,或者實現新的生態平衡的活動。
2.0.11 水體修復 water remediation
指除了依靠水生生態系統本身的自適應、自組織、自調節能力以外,采取人工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使水體恢復到原有生態功能的過程。
2.0.12 河濱帶 riparian zone
指城市規劃藍線之內與水體常水位之間的地帶,是陸地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的交錯區,包括:河岸帶、庫邊帶和湖岸帶。
2.0.13 生物多樣性 biopersity
所有來源的活的生物體中的變異性,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等,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2.0.14 生物棲息地 biohabitat
具有魚類和其他生物個體、種群或群落在其生長、發育繁殖所需物理、化學、生物等生態環境因子的總和。
2.0.15 岸線發展系數 shoreline development index
指湖泊岸線長度與等于湖泊面積的圓面積的周長之比計算,用來表示湖泊岸線的不規則程度。
2.0.16 湖泊島嶼率 insulosity of lake
湖泊內島嶼的總面積與湖泊總面積之比。
3 基本規定
3.0.1 城市河湖因人類活動干擾生態功能喪失或退化時,應進行生態修復。
3.0.2 城市河湖生態修復應遵循以下原則:
1 人水和諧。社會經濟發展要與河流生態系統承載能力相協調,城市河流生態系統修復項目的目標和規模也應與流域或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城市河湖生態修復既要滿足人類社會的需求,也要兼顧生態系統可持續性的需求。
條文說明:一方面要恢復河流生態,另一方面還要滿足人類基本的物質文化需求,比如供水需求、水產需求、水景觀需求及水文化需求等;
2 充分發揮河湖自我修復功能。在進行城市河湖生態修復時,應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我設計與自我修復功能,合理采用人工修復措施,實現恢復生態的目標。
條文說明:被干擾的河流分為兩類:一是未超過自身生態承載力的河湖; 一類是被嚴重干擾的生態系統。
3 增強多樣性。通過恢復河流縱向連續性、橫向連通性、平面蜿蜒性、斷面幾何形態多樣性,改善城市河湖生境,形成多樣性地貌和水流條件, 以增強水生生物棲息地功能,提高生物群落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
4 因地制宜。應根據河湖自然條件、人類活動影響程度、流域或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進行方案制定和工程設計。
3.0.3 本規程內容側重于城市河湖水體及濱岸帶生態修復綜合治理,主要措施包括:生態需水保障、水體修復、地貌形態塑造與修復、生物棲息地保護與恢復等。
3.0.4 應通過對現狀城市河湖生態各項指標進行評價,識別城市河湖生態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為生態修復設計提供依據。
3.0.5 應根據生態現狀評價結果,結合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合理確定城市河湖生態修復工程建設目標和任務,合理選擇河湖生態修復工程措施。
3.0.6 應區分雙向流內河涌和單向流河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河道內生態需水計算,并選取適宜的生態需水工程措施保障。
3.0.7 除外源污染控制與治理之外,可采用內源控制、自凈強化、旁路凈化等水體修復措施改善河湖水體水質。
更多標準征求意見稿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意見稿全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