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17 來源:互聯網
警告:本規范使用的臭氧氣體有刺激性,產生的臭氧氣體應及時排出室外。
1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采用臭氧傳遞標準校準下級臭氧傳遞標準的操作規程。
本標準適用于校準環境空氣紫外光度法原理的臭氧傳遞標準。
采用校準合格的臭氧傳遞標準校準下級臭氧傳遞標準時,適用范圍為 1 nmol/mol~500 nmol/mol。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規范。
HJ 654 環境空氣氣態污染物(SO2、NO2、O3、CO)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HJ 1099 環境空氣臭氧監測一級校準技術規范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臭氧傳遞標準 ozone transfer standard
指依據相關操作規程,能夠準確再現或者準確分析、可以溯源到更**別或者更高權威標準臭氧濃度的可運輸儀器設備。臭氧傳遞標準用于傳遞臭氧一級標準的量值或者用于校準監測站點的臭氧分析儀器。
臭氧傳遞標準可根據工作原理分為發生型傳遞標準、分析型傳遞標準(含帶有臭氧發生器的分析型傳遞標準)。可根據在臭氧量值逐級傳遞中的位置分為二級傳遞標準、三級傳遞標準和四級傳遞標準。
3.2
分析型傳遞標準 analyzer transfer standard
該類傳遞標準含有臭氧分析儀,能夠實時測定臭氧發生器發生的臭氧標準濃度。分析型傳遞標準可用于校準分析型傳遞標準、發生型傳遞標準和現場臭氧分析儀。部分分析型傳遞標準自帶臭氧發生器,在發生臭氧的同時可實時測定發生的臭氧濃度,并對臭氧發生器進行實時反饋調節。
3.3
發生型傳遞標準 generator transfer standard
該類傳遞標準僅含有臭氧發生器、不含有臭氧分析儀,通過調節發生器的功率等方式調整發生的臭氧濃度,不能對發生的臭氧濃度進行實時測定。發生型傳遞標準僅適用于對現場臭氧分析儀開展質量控制工作,不適用于校準分析型傳遞標準。
3.4
臭氧量值逐級傳遞 ozone traceability scheme
臭氧一級標準的臭氧量值經過傳遞標準的逐級傳遞,終傳遞至現場臭氧分析設備(圖1)。
圖 1 臭氧量值逐級傳遞鏈示意圖
3.5
二級傳遞標準 level-2 ozone transfer standard
由臭氧一級標準進行校準的傳遞標準,量值可根據《環境空氣臭氧監測一級校準技術規范》(HJ 1099)的相關要求直接溯源到一級標準。二級傳遞標準為分析型傳遞標準。
二級傳遞標準在專門的臭氧校準實驗室中開展量值傳遞工作,除定期向上級標準溯源外,不外出進行量值傳遞或質控核查工作。如確實需要外出工作,應在外出使用結束后使用質控 標準或一級標準對其量值進行檢查,以保證量值準確。
3.6
三級傳遞標準 level-3 ozone transfer standard
由二級傳遞標準進行校準的傳遞標準,量值通過二級傳遞標準間接溯源到一級標準。
3.7
四級傳遞標準 level-4 ozone transfer standard
由三級傳遞標準進行校準的傳遞標準,量值通過三級、二級傳遞標準間接溯源到一級標準。
3.8
工作標準 working standard
日常用于校準下級傳遞標準或臭氧現場分析儀的臭氧傳遞標準。
3.9
質控標準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
用于定期與工作標準進行質控比對的臭氧傳遞標準,其與被比對的工作標準應為同一級別的臭氧傳遞標準(一級標準的質控標準可為二級傳遞標準)。當同一級別的工作標準無法使用或使用受限時,可使用質控標準校準下級傳遞標準或臭氧現場分析儀。
3.10
零氣 zero air
不含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及其它能使臭氧光度計產生紫外吸收的物質的空氣。
3.11
參比狀態 reference state
溫度為 298.15 K,壓力為 101.325 kPa 時的狀態。
4 系統組成與原理
4.1 校準分析型傳遞標準的系統
校準系統由零氣發生器、臭氧發生器、上級傳遞標準 A 的紫外光度計(經更**別臭氧標準校準合格)、待校準傳遞標準 B 的紫外光度計等組成(圖 2)。零氣和臭氧樣品空氣分別通入零氣和樣品空氣輸出多支路管,零氣輸出多支路管氣體出口分別連接至傳遞標準 A 光度計和 B 光度計前端的零空氣電磁閥、樣品空氣輸出多支路管氣體出口分別連接至傳遞標準 A 和 B 光度計前端的樣品空氣電磁閥。在電磁閥的控制下,零氣和樣品空氣交替進入傳遞標準的光度計,并根據朗伯-比爾定律計算,分別得到傳遞標準 A 和 B 測定的臭氧濃度CA 和 CB,并將 CA(不包括零濃度點)回溯至臭氧標準參考光度計測定標準濃度 Csrp。通過比較 CB 和 Csrp,對待校準傳遞標準 B 進行校準。
來源不同的零氣可能含有不同的殘余物質,從而產生不同的紫外吸收。因此,在校準過程中,向參與校準過程的各臺紫外光度計提供的零氣必須與臭氧發生器所用的零氣為同一來源。
?
圖 2 校準分析型傳遞標準的氣路連接示意圖
4.2 校準發生型傳遞標準的系統
校準系統由空壓機、零氣發生器、上級傳遞標準 A(經更**別臭氧標準校準合格)的光度計、待校準發生型傳遞標準 B 等組成(圖 3)。零氣分別通入發生型傳遞標準 B 和零氣輸出多支路管中,發生型傳遞標準 B 產生的臭氧樣品空氣通入樣品空氣輸出多支路管中。零氣輸出多支路管氣體出口連接至上級傳遞標準 A 的零空氣電磁閥,樣品空氣輸出多支路管氣體出口連接至上級傳遞標準 A 的樣品空氣電磁閥。調節傳遞標準 B 中的紫外燈的功率, 記錄不同功率下上級傳遞標準 A 的測定濃度 CA,并將 CA回溯至臭氧標準參考光度計測定標準濃度 Csrp,對待校準傳遞標準 B 進行校準。
更多標準征求意見稿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意見稿全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