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檢 時間:2022-11-21 來源:互聯網
中國土壤污染總超標率達16.1%,污染具有隱蔽性、多樣性,修復難度大、成本高。我們測算土壤修復“十三五”內市場空間在1100億-5900億之間,2017年至2020年市場產值CAGR可達80%-200%,其中中性情景下市場空間約3400億,遠期完全治理的市場空間巨大,達到7.4萬億元。
關注成熟模式和PPP“打包”模式
土壤修復的戰略地位先天不足,因此該行業此前的政府投資動力與意愿相對欠缺。同時,政府又不具備獨自推動修復進程的財政能力,因此市場短期內尚未完全釋放。“土十條”有望從頂層設計推動行業成熟;隨相關配套性政策陸續落地,行業有望真正起飛。政府對土壤修復的重視程度增加,根本原因是基于系統性的治理思路,這是與其它治理*大不同的地方。
土壤修復的商業模式尚不清晰,目前**成熟的模式是城市污染場地的土地增值。大量其他類型的土壤修復項目的資金來源或者嚴重依賴政府撥款,或者處于不明確狀態。即使是受到廣泛呼吁的PPP模式,也需要與具有穩定現金流的項目打包,方可保證資金的可持續性。以“土十條”為首的頂層設計成為短期內驅動商業模式創新的*大潛在動力,而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降低則將成為商業模式可行性提高的長期驅動力。
短期看資金,長期看技術
土壤修復相關技術并未完全成熟。**,土壤修復質量標準體系尚不完全,導致行業規范化程度不高。其次,出于修復效果、成本以及環境安全風險的考慮,突破性的技術仍待研發。
在投資邏輯上,出于土壤污染的多樣性,我們建議投資者重視相關標的技術團隊的持續研發與技術革新能力。
短期建議投資者關注1)主要一、二線城市的商業用地修復機會,2)涉足湘江流域治理等政府重點投資項目的標的,3)有條件參與PPP“打包”模式介入土壤修復的標的。主要相關標的包括高能環境(增持),永清環保(增持),博世科(未評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鋼的化學熱處理》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