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21 來源:互聯網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排污單位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的基本情況填報要 求、許可排放限值確定、實際排放量核算、合規判定的技術方法,以及自行監測、環境管理臺賬與排污 許可證執行報告等環境管理要求,提出了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排污單位污染防治可行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指導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排污單位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填報相關申請信息,同時適用于指導排污許可證核發部門審核確定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排污單位排污許可證許可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排污單位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排污許可管理。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排污單位中,執行《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23)的生產設施和排放口,適用于《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火電》(HJ xxx);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71)的生產設施和排放口,適用于《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鍋爐》(HJ953)。
本標準未做出規定但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國家規定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排污單位其他產污設施和排放口,參照《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總則》(HJ 942)執行。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 8978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 9078 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3223 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3271 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4554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6297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B 18597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
GB 25465 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T 4754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
HJ/T 55 大氣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測技術導則
HJ 75 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
HJ 76 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HJ/T 194 環境空氣質量手工監測技術規范
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范(試行)
HJ/T 397 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范
HJ 493 水質 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
HJ 494 水質 采樣技術指導
HJ 495 水質 采樣方案設計技術規定
HJ 521 廢水排放規律代碼(試行)
HJ 608 排污單位編碼規則
HJ 819 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 總則
HJ 942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總則
HJ 944 排污單位環境管理臺賬及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技術規范 總則(試行)
HJ 953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鍋爐
HJ xxx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火電
《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名錄》(生態環境部公告 2019年 第4號)
《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錄(**批)》(生態環境部公告 2019年 第28號)
《關于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環境保護部公告2018 年第 9 號)
《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批)》(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7年 第83號)
《關于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公告》(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 年 第 14 號)
《關于發布<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5465-2010)等六項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的公告》(環境保護部公告 2013 年 第 79 號)
《關于印發<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環大氣〔2019〕56號)
《關于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有關問題的復函》(環辦大氣函〔2016〕1087 號)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環發〔2008〕6號)
《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技術要求(試行)》(環監〔1996〕470 號)
《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
《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環境保護部令 第48號)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排污單位pollutantemissionunitofgraphiteandnonmetallic mineral products industry
指從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石墨及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309的排污單位。
3.2 石墨、碳素制品生產排污單位 pollutant emission unit of graphite and carbon production
指生產石墨制品(石墨電*、石墨陽*、石墨化陰*等)、碳制品(預焙陽*、石墨質陰*、碳電*、陰*糊、電*糊、高爐碳磚等)、特種石墨制品的排污單位。
3.3 鋁用碳素生產排污單位 pollutant emission unit of carbon products for aluminum industry 指石墨、碳素制品 生產排污單位中生產鋁用預焙陽*、石墨質陰*、石墨化陰*等產品的排污單位。
3.4 碳纖維生產排污單位 pollutant emission unit of carbon fibre production
指以聚丙烯腈纖維原絲為原料生產碳纖維的排污單位。
3.5 多晶硅棒生產排污單位 pollutant emission unit of polysilicon
指以工業硅為原料生產原生多晶硅的排污單位。
3.6 單晶硅棒生產排污單位 pollutant emission unit of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指以原生多晶硅為原料生產單晶硅棒的排污單位。
3.7 瀝青混合料生產排污單位 pollutant emission unit of asphalt mixture
指生產瀝青混合料的排污單位。瀝青混合料包括普通瀝青混合料、添加抗剝落劑瀝青混合料、SBS聚合物改性瀝青混合料、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熱拌冷外瀝青混合料、彩色瀝青混合料、瀝青混凝土等。
3.8 重點管理排污單位 key pollutant emission unit
指納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重點管理的排污單位。
3.9 簡化管理排污單位 simplified pollutant emission unit
指納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簡化管理的排污單位。
3.10 許可排放限值 permitted emission limits
指排污許可證中規定的允許排污單位排放的污染物大排放濃度(速率)和排放量。
3.11 特殊時段 special periods
指根據地方政府依法制定的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或其他相關環境管理規定,對排污單位的污染物排放情況有特殊要求的時段,包括重污染天氣應對期間和冬防期間等。
3.12 非正常情況 abnormal situation
指開停爐(窯)、設備檢修等生產設施非正常情況或污染治理設施非正常情況。
4 重點管理排污單位
4.1 排污單位基本情況填報要求
4.1.1 一般原則
排污單位應按照本標準要求,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申報系統填報相應信息表。填報系統未包括的、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有規定需要填報或排污單位認為需要填報的,可自行增加內容。
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根據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增加需要在排污許可證中載明的內容,并填入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申報系統中“有核發權的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增加的管理內容”一欄。
4.1.2 排污單位基本信息
排污單位基本信息應填報排污單位名稱、是否需要改正、排污許可證管理類別、郵政編碼、行業類 別、是否投產及投產日期、生產經營場所中心經緯度、所在地是否屬于環境敏感區(如大氣重點控制區域、總磷總氮控制區等)、是否位于工業園區及所屬工業園區名稱、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文號(備案編號)、 地方政府對違規項目的認定或備案文件文號、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分配計劃文件文號,顆粒物總量指標(t/a)、二氧化硫總量指標(t/a)、氮氧化物總量指標(t/a)、揮發性有機物(VOCs)總量指標(t/a)、化學需氧量(COD)總量指標(t/a)、氨氮總量指標(t/a)、涉及的其他污染物總量指標等。
填報行業類別時,石墨制品、碳制品、特種石墨、碳纖維生產排污單位應選擇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國民經濟代碼 C 3091);多晶硅棒生產排污單位應選擇其他非金屬礦物制品制造(國民經濟代碼 C3099)。
4.1.3 主要產品及產能
4.1.3.1 一般原則
排污單位在填報“主要產品及產能”時,應根據本標準要求填報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申報系統中有關主要生產單元、主要工藝、生產設施、設施參數、生產設施編號、產品名稱、生產能力及計量單位、設計年生產時間及其他選項等信息。
以下“4.1.3.2-4.1.3.6”為必填項,“4.1.3.7”為選填項。
4.1.3.2 主要生產單元、主要工藝及生產設施名稱
石墨、碳素制品生產排污單位主要生產單元、主要工藝及生產設施名稱、設施參數填報內容見表1。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