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21 來源:互聯網
1.1項目來源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提出環境管理基礎制度改革,要求建立以排污許可證制度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制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將該項工作確定為生態環境部重點改革任務之一。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國辦發﹝2016﹞81 號),明確了排污許可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總體思路,并要求 2020 年按行業分步實現對固定污染源的全覆蓋。
2019 年 1 月,生態環境部委托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開展《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水處理通用工序》(以下簡稱“本標準”)研究,要求 2020 年完成。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組織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規劃總院、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成立標準編制組。
2019 年 10 月,編制組赴山東、四川開展現場調研。
2019 年 11 月,編制組根據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完成開題報告及編制草案。
2019 年 12 月,召開標準開題報告專家論證會,審查委員會一致通過該標準草案及開題報告的審查。
2019 年 12 月,編制組赴湖南、河北開展調研,并根據專家意見和補充調研結果對標準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
2.1納入本標準管控的排污單位分類情況
2.1.1行業類型
根據《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年版),采礦類行業、部分生產類行業以及未納入行業管理的排污單位(主要為服務類)如涉及水處理通用工序的,需于 2020年完成發證,其中納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的排污單位為重點管理,含有日處理能力 2萬噸及以上的水處理設施的排污單位簡化管理,含有日處理能力 500 噸及以上 2 萬噸以下的水處理設施的排污單位登記管理。
根據《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已經發布行業排污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的行業,執行行業排污許可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對于納入名錄管控的采礦類行業、部分生產類行業(主要為未發布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的行業)以及未納入名錄的部分服務類行業排污單位,如涉及水處理通用工序的,納入本標準管控。
對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和《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名錄》(2019年版),編制組在梳理已經發布的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的基礎上,梳理了存在水處理通用工序且需要核發排污許可證的行業類別。從行業門類劃分,主要涉及農、林、牧、漁業 A,采礦業 B, 制造業 C,電力、熱力生產及供應業 D,批發、零售業 F,交通運輸、倉儲業 G,住宿和餐飲業 H,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O,教育 P,衛生和社會工作 Q。通過細分各行業,主要涉及 39 個大類行業,其中納入名錄的為 29 個,包括 6 個采礦類行業和 23 個生產類行業,未納入名錄的為 10 個服務類行業。
納入名錄的行業重點管理排污單位為涉及通用工序重點管理的排污單位,簡化管理排污單位為涉及通用工序簡化管理的排污單位,登記管理排污單位為涉及通用工序登記管理的排污單位。未納入名錄的行業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存在名錄第七條規定的”的要求,也就是除了水處理通用工序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還應當對其生產設施和相應的排放口申請領取重點管理排污許可證:(一)被列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的;(二)二氧化硫或者氮氧化物年排放量大于 250噸的;
(三)煙粉塵年排放量大于 500 噸的;
(四)化學需氧量年排放量大于 30 噸,或者總氮年排放量大于 10 噸,或者總磷年排放量大于 0.5 噸的;
(五)氨氮、石油類和揮發酚合計年排放量大于 30 噸的;(六)其他單項有毒有害大氣、水污染物污染當量數大于 3000 的。污染當量數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的規定計算。
2.1.2 重點排污單位
根據 2019 年發布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納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的排污單位為重點管理。根據 2017 年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規定》(環辦監測〔2017〕86 號)第五條,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企業事業單位,納入水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
①一種或幾種廢水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大于設區的市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設定的篩選排放量限值。
廢水主要污染物指標是指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以及汞、鎘、砷、鉻、鉛等重金屬。篩選排放量限值根據環境質量狀況確定,排污總量占比不得低于行政區域工業排污總量的65%。
②有事實排污且屬于廢水污染重點監管行業的所有大中型企業。
廢水污染重點監管行業包括:制漿造紙,焦化,氮肥制造,磷肥制造,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化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化學纖維制造,有漂白、染色、印花、洗水、后整理等工藝的紡織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皮革鞣制加工,毛皮鞣制加工,毛加工,農藥,電鍍,磷礦采選,有色金屬礦采選,乳制品制造,調味品和發酵制品制造,酒和飲料制造, 有表面涂裝工序的汽車制造,有表面涂裝工序的半導體液晶面板制造等。
③實行排污許可重點管理的已發放排污許可證的產生廢水污染物的單位。
④設有污水排放口的規?;笄蒺B殖場、養殖小區。
⑤所有規模的工業廢水集中處理廠、日處理 10 萬噸及以上或接納工業廢水日處理 2 萬噸以上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各地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降低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規模限值。
⑥產生含有汞、鎘、砷、鉻、鉛、氰化物、黃磷等可溶性劇毒廢渣的企業。
⑦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中承擔污染治理任務的企業事業單位。
⑧三年內發生較大及以上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或者因水環境污染問題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企業事業單位。
⑨三年內超過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被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予以“黃牌”警示的企業,以及整治后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被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予以“紅牌”處罰的企業。
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按照《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的規定按時公開本行政區域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每年公布水污染重點排污單位名錄。根據統計,2019 年全國納入水污染重點排污單位的企業大約 2 萬家。
本標準對照廢水重點監管行業,梳理了已發布及正在編制的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有事實排污且屬于廢水污染重點監管行業中,除磷礦、有色金屬礦采選、農副食品行業(蔬菜、菌類、水果和堅果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炸藥、火工及焰火產品制造) 外,其余均發布或擬發布相應行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2.2 主要行業生產工藝、廢水產排污環節及污染治理技術情況
2.2.1 行業情況
1.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我國煤炭資源要分布在晉陜蒙新等 14 個大型煤礦基地。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 2019年 9 月,煤礦開采企業約 4206 家。煤礦開發方式以井工為主,選煤工藝以洗選為主。
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截至 2018 年末,我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規模以上企業 286 家。我國原油產量 1.89 億噸, 天然氣產量(含煤層氣,下同)1602.65 億立方米。油田開采主要分布在東北和西北地區,天然氣開采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四川和塔里木盆地。
3.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主要為鐵礦、鉻礦和錳礦及其他黑色金屬礦。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 2019 年 9 月,黑色金屬礦采選業企業約 1226 家。我國現有鐵礦約 3700 座,主要分布在遼寧、
河北、四川,三省合計儲量約為全國儲量的一半。錳礦分布廣泛,在全國 21 個?。▍^)均有產出,以廣西、湖南為豐富,占全國總儲量的 55%。相較其他金屬礦資源,我國的鉻礦資源相對貧乏,屬短缺資源,需要進口滿足需求。目前,我國鉻礦產地有 56 處,分布于西藏、新疆、內蒙古、甘肅等 13 個?。▍^),以西藏為主要,保有儲量約占全國的一半。
4.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常用有色金屬礦采選包括銅、鉛鋅、鎳鈷、錫、銻、鋁、鎂、汞、鎘、鉍等常用有色金屬礦的采選。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 2019 年 9 月,有色金屬礦采選企業約 1261 家。有色金屬采選企業主要集中分布在長江流域。我國有色金屬礦產品種類多,分布廣,資源總量大,但是貧礦多,富礦稀少,多為共伴生礦床和中小型礦床,開采方法有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
貴金屬礦包括金礦、銀礦、鉑族金屬(含鉑、鈀、鋨、銥、釕、銠)。我國金礦資源比較豐富,總保有儲量金 4265 噸,居世界第 7 位。金礦分布廣泛,除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外, 在全國各個?。▍^、市)都有金礦產出。我國銀礦分布較廣,在全國絕大多數省區均有產出, 探明儲量的礦區有 569 處,以江西銀儲量為多,占全國的 15.5%。鉑族金屬(含鉑、鈀、鋨、銥、釕、銠)礦產資源比較貧乏,礦區有 35 處,分布于全國 10 個省(區),其中以甘肅為多,占全國總儲量 57%。
稀有金屬礦產主要包括鈮、鉭、鋰、鈹等。我國鈮礦已探明儲量的礦區有 99 處,分布于內蒙古、湖北等 16 個?。▍^),以內蒙古多,占全國鈮儲量的 72%;湖北次之,占 24%。全國稀土礦探明儲量的礦區有 60 多處,分布于 16 個?。▍^),以內蒙古為,占全國的 95%, 湖北、貴州、江西、廣東等省次之。
5.非金屬礦采選業
非金屬礦產包括土砂石開采、化學礦開采、采鹽、石墨及及其他非金屬礦采選。
土砂石開采包括石膏礦、高嶺土礦等。中國石膏礦資源豐富。全國 23 個?。▍^)有石膏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 169 處,總保有儲量礦石 576 億噸。從地區分布看,以山東石膏礦多,占全國儲量的 65%。中國高嶺土礦資源豐富。在全國 21 個省(區)208 個礦區探明有高嶺土礦,總保有儲量礦石 14.3 億噸,居世界第 7 位。從地區分布看,廣東多,陜西次之。分別占全國儲量的 30.8%和 26.7%。
化學礦開采包括鉀鹽、磷礦等。中國是鉀鹽礦產資源貧乏的國家,僅在六個省(區)有少量鉀鹽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 28 處,總保有儲量 KC14.56 億噸。我國鉀鹽主要產于青海察爾汗鹽湖,其儲量占全國的 97%。中國磷礦資源比較豐富。全國 26 個?。▍^)有磷礦產出。探明儲量的礦區有 412 處,總保有儲量礦石 152 億噸,居世界第 2 位。從分布看,以湖北、云南為多,分別占 22%和 21%。
更多標準編制說明內容點擊以下鏈接下載編制說明全文: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