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1-23 來源:互聯網
1.任務來源
《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HJ 168-2010)自發布實施以來在我國的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規范國家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程序、方法驗證,確定方法檢出限等特性指標的技術方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據。但是也發現 HJ 168-2010 存在未對方法的比對做出規定,某些技術要求不盡明確具體,對生物類監測分析方法適用性不足等問題。為進一步規范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的制修訂,適應新的環境管理需求,2019 年,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以標準項目“綠色通道”形式啟動 HJ 168-2010 的修訂,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標準研究所組織承擔具體修訂任務。
2.工作過程
2017 年~2018 年,標準編制組結合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技術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和管理需求,研究提出了 HJ 168-2010 在當前生態環境監測標準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形成《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技術導則適用性評估報告》,提出了標準修訂的具體意見和建議。
2018 年 11 月~2019 年 8 月,標準編制組在前期工作及資料文獻查閱的基礎上,就海洋、水利等部門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要求,監測分析方法標準的分類,檢出限等特性指標的確定技術方法,方法比對,生物類以及以便攜式儀器為基礎建立監測方法標準制修訂的適用性進行多次專題研討,并在廣泛征求全國主要環境監測機構及有關專家的意見基礎上,形成標準修訂征求意見稿草案及編制說明。
2019 年 9 月,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主持召開標準征求意見稿審查會, 會議通過審查。
3.我國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體系現狀
1973 年,我國首項環境保護標準《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GB J4-1973)的發布是我國環保事業起步的重要標志。從 1980 年起,為了統一全國環境監測分析方法,國家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開展了大量工作。1980 年 5 月,原國務院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編寫了《環境監測標準分析方法(試行)》一書,以“(80)國環辦字第 77 號”的形式發布。經過近 40 年的發展,我國逐步形成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環境監測儀器技術要求、環境標準樣品 4 小類環境監測類標準體系,覆蓋了手工及自動監測采樣、實驗室分析、監測儀器基本要求以及量值溯源等質控要求的環境監測基礎性工作的各個領域。
2017 年發布實施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環科技〔2017〕49 號)規定了“十三五”時期環境監測類標準制修訂任務約 400 項,環境監測類標準仍將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同時,原環境保護部出臺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辦法》(國環規科技〔2017〕第 1 號)等,進一步規范了國家環境監測類標準的制修訂程序。截至 2018 年 12 月,我國累計發布國家環境監測類標準 1271 項(占環境標準總數的 59%),現行有效的環境監測類標準 1141 項,其中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 522 項。
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是實施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等生態環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技術支撐。目前,我國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全面涵蓋了水、氣、土壤與沉積物、固廢、生物、噪聲與振動、核與輻射等環境要素,可測定的化合物包括常規污染物、重金屬,以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共計 400 余項。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與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及固定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中控制的污染物項目基本已實現全覆蓋(部分正在制修訂中),可見,我國現行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體系已基本滿足生態環境監測及管理的需要。
圖 1歷年發布的環境保護標準與環境監測類標準數量
更多標準編制說明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編制說明全文:
下載地址:《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可點擊下方鏈接瀏覽標準征求意見稿全文:
瀏覽地址:《環境監測 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征求意見稿)》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