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2-06 來源:互聯網
一、項目背景
我國稀土礦產資源豐富,資源分布廣,礦物種類齊全。稀土礦中伴生鈾、釷等天然放射性核素,在開發利用過程會產生伴生放射性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由于對放射性污染的忽視以及廢物不科學的處理處置,給區域輻射環境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輻射環境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社會和公眾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
為了避免或減少輻射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我國開展了對稀土等伴生放射性礦的輻射監管工作。目前我國有關伴生放射性礦監管的重要依據是 2003 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其中規定了我國伴生放射性礦管理的基本制度和要求;2013 年, 原環境保護部發布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輻射環境監督管理名錄》,規定了需要開展輻射監管的行業名錄,將稀土等五類伴生放射性礦列入其中。這些為我國稀土工業輻射監管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但無論是《放污法》還是《名錄》,均屬于監管的頂層文件,具體應用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強,這既不利于企業自身的輻射安全,也給輻射監管帶來了現實困難,是我國輻射環境管理體系中亟需完善的部分。基于此, 原環境保護部輻射源安全監管司委托中核第四研究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研究制定了本標準。
二、目的和意義
稀土礦屬于伴生放射性礦,稀土的采選、冶煉等過程產生大量的伴生放射性廢物,尤其是固體廢物,給環境帶來的放射性污染也日趨嚴重。由于稀土來源、生產工藝等的不同,稀土伴生放射性固體廢物的性狀、核素種類、活度濃度水平也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國家尚未出臺針對稀土工業企業生產及廢物處理處置相關的標準規范,部分企業不科學的生產或不恰當的廢物處理處置方式造成的輻射水平升高和環境污染事件時有發生。
為了保護環境、保障公眾健康,本標準提出了稀土礦開發利用過程應遵守的輻射環境保護原則和基本要求,將有助于稀土工業的持續發展,有助于輻射環境保護工作的有序推進,有助于公眾利益的切實維護,同時對進一步完善我國輻射環境管理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更多標準編制說明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編制說明全文:
下載地址:《稀土工業輻射環境保護規定(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