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2-07 來源:互聯網
《環境信息基本數據集編制規范(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1 項目背景
1.1 任務由來
隨著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為滿足環境信息標準化工作的需要,生態環境部決定組織開展《環境信息基本數據集編制規范》編制工作,編制任務由信息中心、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承擔。
1.2 工作過程
2012-2017 年:標準前期研究工作。2012 年,為推動環境信息標準化體系建設,原環境保護部設立公益行業專項《環境與健康風險評估基本數據集與信息共享關鍵技術研究》,環境信息基本數據集及其編制規范是重點研究內容之一,研究成果在環境與健康工作領域進行了探索性應用和驗證。
2018年1月: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科技標準司向信息中心、政研中心下達了標準編制任務,確定了標準起草組的成員、組織形式、工作機制、工作計劃、時間安排和工作任務分工。
2018年4月6日:標準編制組組織召開了《環境信息基本數據集編制規范》的研討會, 初步確定了標準編制框架。
2018年4月27日:生態環境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召開《環境信息基本數據集編制規范》開題論證會,明確了標準編制原則、方法、技術路線和標準草案的基本框架。
2018年6月27日:標準編制組根據開題論證會意見修改完善形成《環境信息基本數據集編制規范》并編寫了編制說明,2018年6月27日通過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科技標準司組織召開的技術審查會,進一步修改后形成《環境信息基本數據集編制規范》及其編制說明。
2 必要性分析
基本數據集是指完成一項特定業務活動所必需數據元集合經過規范性表達后形成的數據標準,用以指導數據的標準化采集和信息系統規范化建設,從源頭為不同業務信息系統間數據交換、共享以及大數據應用奠定基礎。基本數據集是今后環境數據標準管理的主要抓手。
目前,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都在通過加強數據采集和信息化建設來支撐業務工作。各業務部門在數據采集過程遇到的**個問題就是確定需要采集的數據內容。然而,在現實工作中經常發生需要的核心數據沒有采集,不需要的數據大量冗余的情況。核心數據遺漏會導致數據分析無法實現,從而影響數據的有效性;數據冗余不但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而且增加了基層工作人員的工作量,甚至會進而影響數據質量。同事,由于缺乏統一的數據集標準規范, 導致不同部門、不同地區采集的數據內容、定義、格式、表達不一致,并且部分數據多次重復采集,不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大地限制了后續的數據管理、分析和共享。如何更有針對性、更經濟、更有效地采集核心數據已經成為環保信息化建設亟須解決的問題。
各業務領域需要針對具體的業務需求編制本業務領域的基本數據集,只有各地、各部門都以基本數據集為依據進行數據采集和信息系統建設,才能使數據的互聯互通和廣泛共享成為可能。2008 年以來,生態環境部發布了一系列環境信息化標準,信息系統建設和數據共享有了基礎保障和技術支撐。目前,生態環境管理系統對于基本數據集的概念和重要作用還不熟悉,也尚未有業務領域編制和發布過基本數據集。為推動基本數據集的應用,實現基本數據集的“標準化”,指導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管理部門編制各自業務相關的基本數據集,就必須對基本數據集的編制進行規范。同時,制定《環境信息基本數據集編制規范》能夠對推動《環境信息元數據規范》《環境信息與分類代碼》等其他環境信息化標準的應用、促進環境信息集成與共享起到積*作用。
更多標準編制說明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編制說明全文:
下載地址:《環境信息基本數據集編制規范(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