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2-07 來源:互聯網
1 項目背景
1.1 項目來源
2018 年 9 月,生態環境部以部門預算項目的方式直接委托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承擔《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環境治理業》的編制工作;后根據開題論證會專家意見,將標準名稱調整為《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國環清華環境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沈陽環境科學研究院作為協作單位,共同參與編制工作。
1.2工作過程
成立編制組,制定工作方案。2018 年 9 月,組建技術規范編制組,召開討論會確定階段工作任務,開展文獻調研,著手起草技術規范初稿和開題報告初稿。
廣泛調研,開展編制工作。2018 年 9-11 月,編制組赴山東、、江蘇、陜西等多地進行調研,并召開專家咨詢會對項目進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研討。2018 年 12 月,組織召開編制組工作調度會,編寫完成技術規范初稿和開題論證報告。
開題論證。2019 年 3 月 4 日,組織召開國家環境保護標準開題論證會。審查委員會通過該標準的開題論證,同時提出如下修改意見和建議:1)標準名稱調整為《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2)進一步細化標準的適用范圍。
補充調研,形成征求意見稿。2019 年 3 月,編制組進行補充調研,對技術規范內容進行修改完善,形成技術規范和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技術審查。2019 年 4 月 9 日,生態環境部環評司組織召開標準征求意見稿技術審查會,審議專家就標準內容進行質詢評議,一致認為符合標準要求,同意公開征求意見。
2行業概況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我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巨大,并受工業生產過程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根據調研情況,目前全國已建成經營性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十余家,大多數主要服務于工業園區內企業。
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我國工業源危險廢物種類多,數量大,產生情況復雜,多數來源于化學原料制造、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據統計,目前全國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單位數量約 2000 多家,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
醫療廢物處置:近年來,我國醫療廢物產生量持續上升。醫療廢物屬于危險廢物,處置醫療廢物需要申請領取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目前全國各省共有 300 多份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用于處置醫療廢物。
標準正式版本已經發布,如需了解內容請點擊下方鏈接瀏覽:瀏覽地址:《HJ 1033-2019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
更多標準編制說明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編制說明全文:
下載地址:《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溫馨提示:標準正式版本已經發布,如需了解內容請點擊下方鏈接瀏覽:瀏覽地址:《HJ 1033-2019 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治理》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