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fb 時間:2022-12-12 來源:互聯網
為指導和規范《廣東省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評審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有關規定,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一、受理范圍 我省行政區域內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表明污染物含量超過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的建設用地地塊《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二、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一)編制依據 按照《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工業企業場地環境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指南(試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等有關要求編制。(二)主要內容 主要污染物狀況;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范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公眾健康風險或者生態風險;風險管控、修復的目標和基本要求等。(三)編制單位要求 從事土壤污染風險評估的單位,應當具備國家要求的相應專業能力。受委托單位對其出具的《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從業單位在我省開展土壤污染風險評估活動前需到省生態環境廳登記,有關登記指南另行發布。三、評審程序(一)申請 土壤污染責任人、土地使用權人申請對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進行評審的,應向省生態環境廳提交申請文書、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經地級以上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評審通過的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和評審意見。(二)受理(5個工作日內) 省生態環境廳收到申請材料后,對申請是否屬于受理范圍、材料的完整性等進行判斷,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作出受理決定的,由省生態環境廳委托省固體廢物和化學品環境中心具體負責組織評審。(三)評審(20個工作日內) 省固體廢物和化學品環境中心組織專家、省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廳代表、地塊所在地級以上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代表對申請材料進行技術評審,并進行現場核查。 專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25.3)《工業企業場地環境調查評估與修復工作指南(試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技術指南》等法律法規和標準進行評審。專家組成員應結合評審材料和現場勘查情況,對《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獨立出具個人評審意見,并形成專家組評審意見,給予評審是否通過的明確結論,對于不予通過的,須附不通過原因說明。有關行政部門參會人員根據已掌握的情況在會上發表意見或提出要求。
省固體廢物和化學品環境中心結合參會人員和專家的評審意見,向省生態環境廳提交技術評審意見。 (四)決定(15個工作日內) 省生態環境廳根據省固體廢物和化學品環境中心出具的技術評審意見擬定評審意見,征詢省自然資源廳意見后依法作出評審決定,明確相關地塊是否應當納入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并將評審決定抄送給省自然資源廳、地塊所在地級以上市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四、專家組構成 每個評審項目至少隨機抽取5名專家,其中省生態環境廳推薦3名及以上專家,省自然資源廳推薦1名及以上專家,地塊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推薦1名專家。形成的專家組應當推選1名具有土壤污染防治相關工作經驗專家任組長。五、其他 省生態環境廳和其他負有土壤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將從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土壤污染風險評估、風險管控、修復、風險管控效果評估、修復效果評估、后期管理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的執業情況,納入信用系統建立信用記錄。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