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7-08 來源:互聯網
工業進步的加速使木材愈顯匱乏,加之棉纖維增長速度放緩,使植物纖維原料資源緊缺。相對而言,亞熱帶廣泛生長的竹子卻利用相對較少,竹子相對木材有更好的韌性和強度。由于原料豐富,生產成本更低,性能更佳,以竹子為原料所生產制造的纖維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市場上,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檢驗工作臺上。在日常檢驗中,會遇到3種來自于竹子的竹材纖維:竹漿纖維、竹炭纖維、竹原纖維(下文簡稱“3種纖維”),真正意義上的竹原纖維在市場上流通相對較少。由于名稱類似,加上某些經銷商對材料來源也不甚了解,經常會給檢驗工作帶來疑問或誤判,特別是初入纖檢行業的同行。筆者通過自身的檢驗經驗和查閱相關資料,對3種纖維的制作工藝、性能及應用進行了總結,并對目前標準中的相關檢驗方法進行簡要論述,希望對纖檢同行有所幫助。
1 3種纖維的制作工藝、性能及應用
1.1 竹漿纖維
竹漿纖維又稱竹漿粘膠纖維,是將竹片做成漿,然后將漿做成漿粕,再濕法紡絲制成纖維,制作加工過程與粘膠相似[2]。因此,生產工藝流程過長、對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成了發展竹漿纖維的*大阻礙[3]。
竹漿纖維具有天然的抗菌防臭性能,主要是纖維中含有葉綠素和葉綠銅鈉等防臭物質,這些防臭物質通過吸附臭味和氧化分解途徑去除臭味。另外,竹漿纖維排汗快,使微生物的生存環境變差,也能達到抗菌除臭的效果[4]。雖然經過高科技工藝處理,抗菌物質基本不被破壞,但在加工過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還是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纖維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線功能也顯著下降,效果明顯低于竹原纖維。更有學者提出,竹漿纖維根本不具備以上功效[5]。
目前,竹漿纖維主要應用在內衣產品、毛巾和床上用品中,以求充分發揮其抗菌除臭等保健功能,但很多時候會以竹(原)纖維的名字誤導消費者。
1.2 竹炭纖維
竹炭是竹材資源開發的又一個全新的具有**性能的環保材料。將竹子經過800℃高溫干燥炭化處理后形成竹炭。竹炭纖維則是運用納米技術,先將竹炭微粉化,經特殊工藝加入到粘膠或聚酯紡絲液中,再經近似常規紡絲工藝紡織出的纖維產品[6]。根據載體不同,可分為竹炭聚酯纖維和竹炭粘膠纖維。
竹炭具有超強的吸附分解能力;能發射遠紅外線,蓄熱保暖;負離子發射濃度高,穿透性強;礦物質含量高,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功能具有永久性,不受洗滌次數的影響[7]。因此,它具有“黑鉆石”的美譽,在國際上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環保新衛士”。該纖維*大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每一根竹炭纖維都呈內外貫穿的蜂窩狀微孔結構,這種獨特的纖維結構設計,能使竹炭所具有的功能****發揮出來[8]。
竹漿纖維非常適宜織制貼身穿著服裝,主要應用于內衣產品、牛仔褲、襯衫、T恤衫、襪子、毛巾、床上用品及運動休閑裝等,充分發揮竹炭纖維天然、環保、多功能的優異特性[7]。
1.3 竹原纖維
竹原纖維即竹纖維,是從自然生長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纖維素纖維,是繼棉、麻、毛、絲后的第五大天然纖維[9]。竹原纖維通常以3~4年的新竹為原料加工而成,使用毛竹、苦竹、慈竹、黃竹等居多。**,將竹子截斷去掉竹節并剖成竹片,再將竹片放入沸水中煮煉,取出竹片壓碎錘成細絲,將竹絲再放入壓力鍋中蒸煮,把上述預處理的竹絲浸入到含有生物酶的溶液中處理,目的是獲得竹子中的纖維素纖維,把酶分解后的竹纖維清洗、漂白、上油、柔軟、開松梳理,*后制成紡織用纖維[10]。
竹原纖維具有良好的透氣性、瞬間吸水性、較強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線功能[10]。
目前,竹原纖維紗線主要用于涼席、床單等。機織面料可用于制作窗簾、夾克衫、休閑服、西服套裝、襯衫、床單、毛巾和浴巾等,而針織面料適宜制作內衣、汗衫、T恤衫、襪子等。竹原纖維質量分數30%以下的竹棉混紡紗線更適合于內褲、襪子,還可用于制作醫療護理用品[11]。由于竹原纖維生產難度較大,市面上還很少見到這種商品,大多屬于以麻代竹[10]。
2 3種纖維的檢測方法
2.1 竹漿纖維
竹漿纖維屬于再生纖維素纖維,是粘膠纖維的一種。目前標準中沒有特別針對竹漿粘膠纖維的定性定量方法。在顯微鏡[12]下觀察其形態,與普通粘膠纖維相比并無明顯差異;肉眼觀察則更有光澤。由于竹漿纖維屬再生纖維素類,其定量方法可參照GB/T 2910.6-2009[13]執行。
2.2 竹炭纖維
對于竹炭聚酯纖維,在顯微鏡下觀察,相對普通聚酯纖維而言,在纖維縱截面上的小黑點更密集;燃燒氣味與普通聚酯纖維類似。定量方法并無針對性的標準,由于主體為聚酯纖維,其定量方法可以參照GB/T 2910中的聚酯纖維相關部分執行。
竹炭粘膠纖維相對普通粘膠纖維而言,在纖維縱截面上的清晰條紋間有密集小黑點存在;燃燒時的氣味和狀態與普通粘膠纖維類似。由于主體為粘膠纖維,其定量方法可參照GB/T 2910.6-2009[13]執行。
2.3 竹原纖維
經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竹原纖維縱截面有橫節,粗細分布很不均勻,纖維表面有無數微細凹槽。橫向為不規則的橢圓形、腰圓形等,內有中腔,橫截面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邊緣有裂紋,與苧麻纖維的截面相似[14]。竹原纖維屬于天然纖維素纖維,很難通過化學溶解法達到定量的目的,只能利用物理法依靠人工去數,但竹原纖維和麻類纖維又難以區分[15],目前尚缺乏相關標準支持。
2.4 小結
**,竹炭粘膠纖維與竹漿粘膠纖維同屬于再生纖維素纖維,相關定性定量方法可參考粘膠纖維的方法執行。其次,竹原纖維屬于天然纖維,區別于其他兩種纖維,在顯微鏡下,其形態*容易與苧麻纖維混淆。再次,僅通過常規的纖維含量檢測方法(如顯微鏡法、燃燒法[16]和溶解法[17]等)很難準確地對3種纖維進行定性,從不同纖維的物理性能分析,應該結合物理性能檢測和光譜分析[15]檢測加以定性。
3 結束語
竹漿纖維(即竹漿粘膠纖維)遠沒有宣傳中的強大功效,很多時候存在充當竹原纖維誤導消費者的情況;竹炭纖維根據其載體不同,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纖維,對于檢測同行應特別關注;針對3種纖維的相關檢測標準有待制定,僅根據目前的標準檢測,無法體現其功能性,無形中使生產商經濟效益受損,特別是竹原纖維微觀形態的特殊性,使以麻代竹現象在市場上普遍出現,真正的竹原纖維生產商無法得到應有的回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合成纖維紗的色偏檢測》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