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9-23 來源:互聯網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系列政策的實施正為食品企業的創新提供持續的推動力。
助力產業創新
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十三五期間,國家將會大力發展食品科學研究,也會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的扶持力度。”
在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技部已啟動“現代食品加工及糧食收儲運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該專項將部署食品全產業鏈品質質量控制關鍵技術開發研究、跨境食品品質與質量控制數據庫構建及創新集成開發等20多項任務,支持現代食品工業可持續發展。
國家層面的支持不僅在政策層面,還有真金白銀。截至目前,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了多個食品產業項目,其中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現代食品加工及糧食收儲運技術與裝備、智能農機裝備、七大農作物育種、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高效安全養殖綜合技術研發、林業資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術創新、化學肥料和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研發7個領域共支持105個項目,總金額50.35億元,平均每個項目獲得4795萬元的資助。
事實上,對于食品產業的資金扶持一直存在。自2012年起,中央財政每年安排5億元轉移支付資金,啟動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項目。五年來,政策實施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中央財政補助資金規模累計達36億元,實施區域覆蓋全國20個省(區、市)632個縣,共扶持近5萬個農戶、8300多個合作社新建馬鈴薯貯藏窖、果蔬貯藏庫和烘干房等初加工設施10萬余座,新增果蔬貯藏能力410萬噸、烘干能力240萬噸,補助政策的實施在促進各地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央地方聯動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指出,要發展現代食品制造技術,并強調“以營養健康為目標,突破營養功能組分穩態化保持與靶向遞送、營養靶向設計與健康食品精準制造、主食現代化等高新技術”。力爭到2020年,在營養優化、物性修飾、智能加工、低碳制造、冷鏈物流、全程控制等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形成較為完備的現代食品制造技術體系,支撐我國現代食品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持續發展。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科技與標準司副司長顏敏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我國食品安全工作將從創新危害識別技術、突破前沿評估技術、集成溯源預警技術、發展安全控制技術4個方面來部署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究。
頂層設計的政策在地方得到了熱烈反響,并突破了一些多年未解決的瓶頸。
9月,在成都市食藥監局的幫助下,成都七中高新校區安裝了食材溯源的電子觸摸屏,食材信息、農藥是否殘留、供貨商姓名、配送時間,甚至連配送車輛的車牌號都“觸手可得”,學生家長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軟件對這些信息進行查詢。
“一方面,市里大力支持溯源平臺發展壯大,在資金補貼、場地、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另一方面,我們也會每天對溯源平臺進行監管,確保各環節溯源信息真實可控。”成都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說。
“我們搶抓全市建設食品加工千億元產業集群的政策機遇,計劃用3—5年時間,壯大食品產業集群,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快推進傳統食品加工業與新業態深度融合,全力推動我縣食品產業集群轉型升級,著力打造豫東科技創新型百億級食品產業園區。”河南省鄲城縣委書記羅文閣之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集聚區戰略實施以來,鄲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就著力在優化環境、創新機制上求實效,推動了項目建設有序進行和企業良性運轉。通過簡政放權和開展兩違治理,之前的審批繁雜、私搭亂建、惡意阻工等行為被治理,得到了入駐企業的一致好評。”
來源:慧聰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