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9-23 來源:互聯網
紡織材料是指纖維及纖維制品,具體表現為纖維、紗線、織物及其復合物。
依據紡織材料的定義,紡織材料的內容包括纖維及纖維集合體。
”纖維、紗線、織物及其復合物“描述了紡織材料的形成過程,可以順序進行,也可以跳躍完成;表達了從單一、分散、微小的纖維變為聚集排列、相互依存、互為作用的纖維集合體,乃至復合物的加工成形。前者”形成過程“告知我們紡織材料存在多種變體,存在從對象到產品的多級轉換;后者”加工成形“喻意著紡織材料結構的復雜與多變,及纖維作用的奇妙和有趣。
紡織材料*關鍵和本質性的內容是以表面作用及排列組合為主要特征,以微小個體纖維構造(fabricate)的纖維集合體。
紡織材料是以微小的纖維單個體為特征,通過人工方法,利用纖維的性狀,將纖維排列、構造成具有實用結構、性質和形狀的材料。這種人工行為可以實施到細長微小、形態和性質多變的單根纖維。
纖維
纖維是紡織材料的基本單元。纖維的來源、組成、制備、形態、性能*其豐富與復雜,并直接影響著其構成物——纖維集合體的性質,以及纖維的實用價值和商業價值。認識和了解纖維應該從纖維的名稱、分類、命名及纖維的基本特征、現狀與發展著手,形成客觀、清晰和較為準確的認知判斷及歸類命名的概念與規則。
纖維按來源和習慣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兩大類,或按英美習慣將化學纖維分為人造和合成纖維兩類,共為三類。根據纖維的物質來源屬性將天然纖維分為植物(類)纖維、動物(類)纖維和礦物(類)纖維。按原料、加工方法和組成成分的不同,又可分為再生纖維、合成纖維和無機纖維三類。
紗線
用紡織纖維加工而成的紗線呈多樣性,因為有不同類型的纖維和不同成紗加工形式;因為由此產生的不同的紗線結構;因為不同紗線結構導致的不同物理性能和使用特性。
紗線按其體系(即紗線的基本構造要素和構造形式),有”紗“、”絲“、”線“之分。
紗線按纖維組成,有純紡紗線、混紡紗線、伴紡紗線之分;按混合纖維的分布,有均勻混合紗線、變化混合紗線、組合或復合紗線之分。
紗線依其用途可作為半成品或成品使用,即對應著加工用紗線和*終用紗線。
其他分類,主要是在生產加工中對紗線的習慣叫法。
織物
織物,簡稱布,是纖維制品的主要種類,是紡織品的基本形式。
紡織品按生產方式的不同,可廣義地分為紗線類、帶類、繩類、機織物、針織物、編織物和非織造布等門類。
歐盟《官方公報》于2012年3月31日刊登歐洲委員會法規(EU) No 286/2012,修訂法規(EU)No 1007/2011.法規涉及紡織纖維名稱以及紡織品纖維成份的標簽及標記。
該項修訂法規把一項新的纖維名稱polypropylene/polyamide bicomponent(聚丙烯/聚酰胺復合纖維)納入法規附件I內,并在附件VIII及IX內為該種新纖維的統一測試方法做出界定。聚丙烯/聚酰胺復合纖維納入附件I成
新纖維名稱后,在歐盟各國,紡織產品的標簽及標記必須使用這個名稱說明這種纖維成份。
法規(EU)No 1007/2011是關于紡織纖維名稱以及紡織品的纖維成份標簽及標記,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必不可少,其規定紡織產品(包括紡織纖維的重量百分比至少達80%的產品)以及包含在其他產品中成為有關產
不可分割部分的紡織品,均在規例規管范圍,在歐盟市場銷售時,必須附上標簽、標記或相關商業文件。
符合2009年紡織品指令所定規格以及于2012年5月8日前投放到歐盟市場的紡織品,直至2014年11月9日仍可在歐盟市場銷售。
近年來,纖維成分標簽已逐漸成為歐盟、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對我國服裝出口設置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焦點。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相繼頒布有關纖維成分標簽的技術法規和標準,如歐盟發布的2008/121/EC號指令,分別對紡織纖維的名稱、紡織品標簽內容和其他標記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如紡織品名稱、纖維成分和標簽所標內容不符、標簽字體不明顯或含混不清、生產商沒有在相關文件中清楚列明纖維成分的名稱和資料等,都將被列為不合格產品,而且還對成分標簽標注及纖維含量允許偏差作了具體要求,規定僅有一種纖維組成的紡織產品方可使用”****“、”純“、”全“等標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紡織原料檢測》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