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部,近期組織開拓了對獲取
職業衛生部建設項目職業衛生病危害評價資質有七家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以下簡稱機構)的監督檢查工作,并將監督檢查情況進行了通報。
一、職業衛生檢測機構情況
職業衛生檢測的是我們從事各種工作過程中的衛生問題,它以工作的健康在工作活動過程中免受有害原因侵害,其中包括勞動環境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以及防止職業性危害的對策。只有創造合理的勞動工作條件,才能使所有從事勞動的人員在體格、精神、社會適應等方面都保持健康。只有防止職業病和與職業有關的疾病,才能降低病傷缺勤,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職業衛生實際上是指對各種工作中的職業病危害原因所致損害或疾病的預防,屬預防醫學的范疇。
職業衛生職業病危害原因
職業衛生職業病危害原因分為10項:
1、粉塵項
2、放射性物質項
3、化學物質項
4、物理原因
5、生物原因
6、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原因
7、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原因
8、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原因
9、導致職業性腫瘤的職業病危害原因
10、其他職業病危害原因
二、職業衛生檢測機構基本情況
監督檢查中發現,4家機構名稱、地址或法定代表人發生變化,其中2家機構已及時向衛生部申請變更。21家機構全部設置了評價、質量管理、檢驗和儀器設備管理部門,通過***計量認證或省級計量認證,有13家機構還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
職業衛生檢測人員的基本情況。七家機構有19家機構評價技術負責人、檢測技術負責人、質量管理負責人符合規定。
1、七家機構共有專業技術人員771名,接受職業衛生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有752名,占97.5%。在監督檢查過程中;
2、七家機構的有關人員118名填寫調查問卷,其中大學本科以下15人、本科82人、碩士19人、博士2人;
3、從事職業衛生工作5年以下48人、5-15年為19人、15年以上51人;參加職業衛生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111人;
4、未參加培訓7人。經現場考核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知識掌握情況,較好者97人(占82.2%)、一般21人(占17.8%)。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取得資質后方能建設及工作開展情況。七家機構取得資質后,能夠在認證范圍內依法開展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技術能力基本保持**資質的水平。質量管理體系基本健全,大多數機構體系運行程序持續有效,質量管理檔案健全、規范。七家全部開展了內部審核,并有內部審核記錄,內部審核整改記錄,內部審核提出的整改措施基本得到有效落實,七家機構全部參加了實驗室比對或能力驗證。
廣東省職業衛生
檢測中心、東莞市職業衛生控制中心、
深圳市百檢網職業衛生和職業衛生研究院環控勞衛研究所等單位制定實施了內部三級審核和質量審核制度。儀器設備基本滿足建設項目職業衛生危害評價工作要求,現場抽查的163份儀器設備使用記錄基本符合規范要求。在本次監督檢查中,未發現轉讓或出借評價資質證書、委托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評價、承接與評價證書業務范圍不一致的工作等行為。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書的審查情況。七家機構在取得資質后已經完成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書972份。
其中,按照建設項目級別劃分,***182份、省級及以下790份,
1、分占18.7%、81.3%;按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類別劃分,預評價584份,控制效果評價388份,
2、分占60.0%、40.0%。在衛生部審核通過的有107份,占11.0%。各檢查組檢查時在每個機構抽取了2-4份職業病危害評價報告書,共計51份。其中,職業衛生評價報告書39份(預評價23份、控制效果評價16份)、放射防護評價報告書12份(預評價6份、控制效果評價6份)。
經組織專家,對報告書的內容和質量進行技術評議:分為“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級,職業衛生評價報告書四個等級分別是6份(占15.4%)、20份(占51.3%)、10份(占25.6%)、3份(占7.7%),放射防護評價報告書四個等級分別是2份(占16.7%)、1份(占8.3%)、7份(占58.3%)、2份(占16.7%)。
職業衛生評價報告和放射防護評價報告形式基本符合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