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觸塑料檢測安全已是人們*關注的問題了,有何況是食品接觸類塑料材料安全包括:塑料碗、塑料杯、塑料桶等。
食品接觸材料類是很容易被感染“長治久安”如果發現您買到的食品塑料類產品不安全但又沒做任何鑒定不能斷定他是否安全。這鐘情況請送往有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歐盟委員會2015年7月24日公布實施的食品接觸塑料材料和制品10/2011號法規,經過近一年的緩沖過渡期后,將在今年3月25日正式實施執行,歐盟市場塑料材料和制品有可能因不符合該新法規要求而被下架或通報。
食品接觸類塑料材料去歐盟要做哪些檢測認證?
接下來請深圳市百檢網實驗室的楊帥博士和大家一起來討論。
楊帥:近年來,歐盟不斷制定并更新食品接觸
塑料制品的技術法規及標準,出口企業壓力不斷增加,
食品接觸材料的安全性必將成為鉗制出口企業的又一道“箭在弦上”。寶安區出口企業由于對歐盟法規了解不透徹
檢測標準使用不當被歐盟通報的案例也偶有發生。
1、食品接觸類塑料材料檢測總遷移;
2、明確了雙氰胺單體的特定遷移限量為60mg/kg;
3、將原有物質1,3-苯基二甲胺的限制,由單獨遷移限制改變為與新增物質間苯二甲基異氰酸酯共同限制,特定遷移總量為0.05mg/kg;
2015年7月,歐盟通過食品及飼料類產品預警系統(RASFF)對一批產自中國的塑料餐具發布不合格通報,原因為塑料叉在接觸食品過程中發生鍍層脫落和顏色遷移,這已是歐盟今年以來第六次因產品物理性指標問題對我國食品接觸產品發布的不合格通報。此前歐盟發布的通報還包括金屬餐具銹蝕、塑料餐具引起食品感官性質劣變等原因。一旦被歐盟官方通報,就意味著相關產品將面臨召回退運等處理,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食品接觸塑料檢測國家強制性衛生標準
楊帥:由于食品接觸類產品與消費者健康息息相關,因此,各國對其都有嚴格的質量標準。除了常規的重金屬、
甲醛含量等化學指標外,塑膠制品的顏色遷移、鍍層制品的涂層質量乃至金屬餐具的防銹性能等可能在使用過程中帶來安全衛生隱患的物理性能也受到嚴格關注。如我國針對常見的聚丙烯、聚乙烯等塑料制品的國家強制性
衛生標準中都設定了“脫色試驗”項目,檢測過程中如果產品發生顏色遷移就意味著不合格。
提醒食品接觸塑料材料相關企業
楊帥介紹,截至2015年食品接觸塑料材料檢測涉及到了119個縣區,涉及率達到****。可以開展29項礦泉水及包裝飲用水項目、93項食品檢驗項目、84項保健食品檢驗項目和7項食品包裝及食品接觸塑料材料檢測項目。
王忠實驗部總監: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和消費者健康,深圳百檢網部門提醒出口企業:1、重視對歐美等重要市場技術法規的跟蹤和研究,在原料采購、生產工藝等環節提前應對,從源頭降低風險;2、加強質量檢測,對涉及大型儀器的化學指標可委托專業機構檢測,而對脫色試驗則可參照相關標準進行溶液浸泡等方式自檢把關,對防銹性能等項目也可自購鹽霧機等設備進行自檢把關;3、加強與國外客戶的溝通,提前與客戶明確產品的質量指標和雙方責任,避免因責任不明在出現通報事件后產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