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9-23 來源:互聯網
今年初,信息產業部聯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環保總局頒布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標志著中國版 檢測
?
三位一體,標準為核心
?
在2006全國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工作會議上,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指出,污染控制管理將采取以標準為核心,“立法+制定標準+行政干預”三位一體的工作框架。他說,“從源頭抓起,立法先行”,在制定《管理辦法》后,要在立法的強勁勢頭推動下,制定出相關的標準,把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的基礎夯實。
?
信息產業部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兼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標準工作組秘書長邢衛兵說,污染控制標準包括設計標準、產品標準、生產環節標準和建設標準等,從設計環節到*后進入消費領域,形成一個全流程的標準體系。這次完成報批的三個標準包括《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標識要求》、《電子信息產品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要求》和《電子信息產品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方法》,還有五個關于無鉛焊料的標準正在制定當中。
?
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標準工作組常務副組長黃建忠告訴記者,信息產業部早在2004年就啟動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標準的制定工作,其總體思路是積*跟蹤、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完成國標委委托的起草電子電器產品有毒有害物質監測標準的任務;制定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行業標準。目前,標準組已經積*參與了國際電聯(IEC)的TC111組織活動,根據國標委的協調與安排,牽頭組織了中國WG3工作組;也組建了電子電器產品有毒有害物質濃度測定程序國家標準工作組;2004年10月組建完成了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行業標準工作組,開始了電子信息產品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標準、檢測標準、無鉛焊接標準、認證與標識標準等8個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
?
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標準的制定過程一是非常標準、規范,二是公開、透明。標準組的大門是敞開的。據介紹,目前標準組成員已由*初成立時的65家企業、單位發展到現在的102家企業、單位。標準組的有關專家一再強調,標準的制定應盡量和國際標準接軌,力爭“等同采用”。
?
企業“應考”中國檢測
?
電子產品中以鉛為代表的有害物質的使用給環保帶來了壓力。據統計,目前全球電子信息產品光每年使用的封裝材料中就有將近2萬噸的鉛。我國是電子信息產品的使用和生產大國,目前各種家電的社會保有量超過10億臺,每年有3000多萬臺電子產品進入報廢期。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若按家電正常使用壽命10年-15年計算,從現在起,我國每年將至少有500萬臺電視機、400萬臺電冰箱、600萬臺洗衣機要報廢。此外,近年來我國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消費量激增,更新速度遠快于家電產品,目前約有500萬臺電腦、上千萬部手機已進入淘汰期。我國電子信息產品目前已到了淘汰的高峰期,因此正確控制電子污染,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
?
升級換代良機?
?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專家張棟認為,對于電子信息產品有害物質控制,我國企業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相關標準、管理制度尚不夠完善,有害物質替代技術、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要達到歐盟指令和《管理辦法》的要求,不是一家或幾家企業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而必須依靠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將促進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加快基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換代,確保電子信息產業可持續發展。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