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9-29 來源:互聯網
近日,知名連鎖量販超市被爆出將發臭隔夜肉洗了再賣,據媒體報道,記者在暗訪時了解到,在這里,店員每天備貨時*先處理的就是頭天未賣完的隔夜肉:不新鮮、味不大的作為9.9元一斤的特價肉賣;臭味明顯的沖洗去味再上柜臺;發臭變質無法處理的,直接鉸餡兒或灌香腸。事件一出,引起社會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
“隔夜肉”有多大危害?
?肉類一旦變質,食用可能會影響人體健康。一般肉類變質的主要原因是環境中的微生物。在保存不當的情況下,附著在肉類表面的微生物開始加快代謝,大量增殖。
?
肉類變質后,所滋生的細菌大量超標,這些大量超標的菌落,一部分可能在高溫烹調過程中被殺死一部分,但那些高溫無法殺死的菌落就會危害人體健康,可能導致腹瀉,同時,肉類蛋白質分解后所產生的毒素,像胺類物質,不僅對皮膚眼睛具有刺激性,還會破壞消化系統,引起惡心、嘔吐、暈眩等,而且,變質的肉類還有可能污染上肉毒桿菌或者黃曲霉菌。
另外,有些變質肉中所含的毒素含量較少,可能并不會導致急性中毒,但是如果長期食用變質肉,毒素在身體里積蓄,可能導致比急性中毒更嚴重的慢性中毒。
?
根據GB 20799-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肉和肉制品經營衛生規范》鮮肉、冷卻肉、凍肉、食用副產品與肉制品應分區或分柜銷售。對所銷售的產品應檢查并核對其保質期和衛生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發現有異味、有酸敗味、色澤不正常、有粘液、有霉點和其他異常的,應停止銷售。很顯然,售賣發臭隔夜肉嚴重違反了國家標準。
因為鮮肉的特殊屬性,沒有明確的保質期,消費者也無從知曉,這就造成了部分從業者將“臨期肉”和“過期肉”混淆銷售。對此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工作,對商家銷售臨期肉類進行規范化管理,同時,商家也應該加強對鮮肉的規范化管理,控制食品安全風險的關鍵點,推動HACCP認證。
HACCP認證
?我國是肉類生產和消費大國,截止2020年,我國進口肉類總量已從2014年的279.2萬噸增至2019年的617.82萬噸,五年來增加了121.28%。資料顯示,我國是全球*大的肉類消費國,特別是豬肉消費,更是達到5000多萬噸,占全球消費量的一半左右。
?
隨著我國加入WTO,加強肉類食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我國在1988年引入HACCP。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食品安全已成為國際、國內、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日益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HACCP體系作為一種在食品生產過程中控制食品安全衛生質量的預防體系,已逐漸全面提升我國食品安全控制水平的必備管理措施。
HACCP即“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2004年,國家認監委在《出口食品生產企業衛生注冊登記管理規定》中,明確六大類產品生產企業必須強制建立HACCP管理體系;國家質檢總局也在《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中大力鼓勵食品企業建立HACCP管理體系,以此,來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
食物攜帶病原菌致病,特別是肉禽蛋奶類及其奶制品受微生物侵害引起致病,不斷困擾著消費者。因此,為了控制病菌對食品和人體的侵害,必須在整個環境循環或食物鏈的各個環節上,控制減少病原菌的數量和侵染機會。
除了源頭、飼養,流通環節的肉類安全問題更容易被忽視。加強肉品在采購、運輸、儲藏和銷售過程中的管理,推行HACCP認證,防止肉品污染,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危害。
HACCP認證的保障需要多方合力
?保障HACCP控制食品安全的預期實現,關鍵在于食品加工企業,同時,政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也可發揮重要作用。
?
食品生產企業要特別關注原料安全、產品安全、工藝安全和檢測保障。要制訂完善的產品安全檢測監控計劃,明確規定出廠產品檢驗要求和安全監控要求。
?
同時,監管部門要切實加強上述具有普遍性的影響HACCP控制食品安全前提因素的監管,提高推廣應用HACCP的實際效果。作為企業,推行HACCP需要對于食品企業檢測保障的監管,提高自檢水平,嚴格開展自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