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9-29 來源:互聯網
2021年7月27日,新加坡食品局(SFA)發布召回通知,召回與美國副溶血性弧菌爆發有關的生蠔。可能很多人并不關心這一問題,可以關于副溶血性弧菌,卻需要格外注意。因為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我國食源性疾病事件*多的致病菌之一,也是我國廣東*為常見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
一到夏天,海鮮是不能少的,特別是在我國廣東地區,還有生腌海鮮的吃法,雖然鮮美,但安全隱患卻很多。2020年6月,廣州市黃埔區就報告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發病48例。
那么,副溶血性弧菌是如何被發現的呢?
?世界上**例記錄在案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感染事件是發生在日本。1950年10月,日本出現了由青魚引起的暴發性食物中毒事件,*終造成了272人感染、20人死亡,在當時的社會上產生了*大地影響。
?
事件發生后,日本教授從魚干中分離到了一種從前未知的細菌,并將其命名為副溶血性弧菌。
這些致病菌要如何殺滅?
?副溶血性弧菌口味很重,是一種嗜鹽性細菌,主要來自海產品,如海魚、海蝦、海蟹等,以及含鹽分較高的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它生命力頑強,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個月以上。但是副溶血性弧菌不耐熱、不耐酸,在56℃的環境下加熱5分鐘,或90℃加熱1分鐘就可以殺滅,在食醋中5分鐘就會死亡。不過,日常在食用中僅僅蘸一下醋,是沒法殺滅病菌的。
?
在我國,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多發生在6-9月,一般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主因就是食用未經燒熟煮透的水產品或其他被副溶血性弧菌交叉污染的食品。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可能會導致急性胃腸炎,比如腹痛、腹瀉、臍部絞痛等。
因此,我國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中對副溶血性弧菌的限量標準作出了規定,熟制水產品、即食生制水產品、即食藻類制品、即食水產調味品中,同批次采集5份樣品,副溶血性弧菌濃度均不得超出1000MPN/g(mL),僅允許其中1份樣品在100-1000MPN/g(mL)之間。
我國主要的病原菌之一:副溶血性弧菌
?目前在我國,副溶血性弧菌在食物中毒發生次數或發病人數量方面均超過沙門菌,已經成為我國主要的病原菌之一。特別是我國華東地區沿岸的海水的副溶血性弧菌檢出率為47.5%~66.5%,海產魚蝦的平均帶菌率為45.6%~48.7%,夏季甚至可以達到90%以上。
?
目前,副溶血性弧菌腹瀉感染的狀況呈現感染人數和病例數也存在不斷上升的趨勢。根據美國CDC的相關數據報道,相比2006年~2008年,2012年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率上升了43%,反觀沙門菌和O157大腸桿菌并沒明顯變化。在許多沿海國家和地區如:美國、日本、印度等國,副溶血性弧菌是食源性疾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細菌性事件的一半以上。
不斷上漲的感染率對海產品產業敲響了警鐘,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包括副溶血性弧菌在內的各類致病菌應得到社會及商家的高度關注。
?
消費者食用海產品時,應更加注意。在處理必須嚴格清洗,生熟處理工具要分開,貝類等食品要煮熟煮透,一旦出現腹瀉等癥狀,及時就醫。在我國,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水產品逐漸進入內陸,其銷量也逐年增加,對于商家而言,海產品必須進行售賣時進行嚴格控制,避免出現食源性疾病發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