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09-29 來源:互聯網
在接連的沙門氏菌感染事件后,美國又爆出了食品安全問題。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大量農產品被召回,因存在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可能。
此次召回是在一家包裝工廠的設備上發現單核增生李斯特菌后發布的。該公司負責人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出于謹慎而主動宣布召回,將對公眾健康的哪怕是*輕微的風險降到*低。”受影響的產品包括新鮮酸橙、有機酸橙、紅薯和檸檬,以及威格曼斯檸檬和加州瓦倫西亞橙子。
“冰箱殺手”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是一種致病細菌,國際上公認的李斯特菌共有七個菌株,其中單增李斯特菌是**能引起人類疾病的。它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在泥土、植物、動物飼料以及人類和動物糞便當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因為無處不在,使得李斯特菌容易污染的食品,進而引起人類的食源性疾病。李斯特菌有一個外號叫“冰箱殺手”,因為它在0-45℃都能生存,尤其在冰箱的冷藏溫度下仍可以生長繁殖,甚至在-20℃的冷凍室也能存活1年,不過,好在李斯特菌并不耐熱。
有利李斯特菌繁殖的條件:
健康成年人感染李斯特菌的幾率較低,即使感染一般也不會導致嚴重后果。但對于孕婦、兒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腫瘤患者),李斯特菌卻可能帶來相當嚴重的后果。主要包括類似感冒癥狀、惡心、嘔吐、腹部痙攣、腹瀉、頭痛、便秘及持續發燒,嚴重的感染個案也可能出現敗血病和腦膜炎。李斯特菌*容易污染食品,其中冷藏食品和即食食品危害*為嚴重,很多國家都已經采取措施來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應的標準。
國內外關于食品中李斯特菌限量的規定
2007年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通過了《應用食品衛生通則控制食品中單增李斯特菌的指南》(CAC/GL 61-2007),其中對單增李斯特菌容易生長繁殖的即食食品規定n=5,c=0,m=0 CFU/25g的限量要求,而對單增李斯特菌不易生長繁殖的即食食品則規定為n=5,c=0,m=100 CFU/g的限量。
此次新聞事件的主角美國對即食食品中單增李斯特菌的限量規定為 0/25g,并要求企業實施 GHP 和HACCP。
日本規定了非加熱肉食制品和天然奶酪中的李斯特菌的限量要求為 100 cfu/g,其他產品中沒有規定李斯特菌的限量要求。
韓國規定了食用肉制品(生產、加工用原料除外)以及那些無需其他加工、無需加熱直接食用的殺菌或滅菌產品中的李斯特菌限量要求:n=5,c=0,m=0/25 g(注:n為同一批次產品應采集的樣品件數;c為*大可允許超出m值的樣品數;m為致病菌指標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中國大陸 2013 年頒布的《食品中致病菌限量標準 GB29921-2013》中規定,在即食肉制品中,單增李斯特菌按照二級采樣方法取樣不得檢出(n=5,c=0,m=0)。
我國現行食品安全標準及相關法規分別對部分高危食品規定了單增李斯特菌的限量要求及相關檢驗方法。包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干酪》(GB5420-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再制干酪》(GB25192-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等為食品安全風險控制提供了科學參考和監管依據。根據相關標準要求,干酪、再制干酪、熟肉制品和即食生肉制品中均不得檢出單增李斯特菌。
易受單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高危食品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是*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其致死率甚至高過沙門氏菌及肉毒桿菌。李斯特菌*容易污染的食品為乳和乳制品、肉和肉制品、蔬菜、沙拉、海產品和冰淇淋等,尤其是冰箱中保存時間過長的乳制品、肉制品*為常見。
針對單增李斯特菌,2004年世界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對即食食品中單增李斯特菌進行了風險評估并發布了評估報告,報告指出食源性李斯特菌病與食品中單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濃度及被污染食品的攝入量密切相關。因而控制原料的污染,妥善處理食品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控制原料污染、嚴格食品處理工程,對于食品企業來說自然是必然的選擇。食品安全問題,食品企業作為 “**責任人”,必然會面臨政府的監管,消費者的監督,在經濟利益和銷量面前,食品安全也不可懈怠,企業只有規范生產程序,利用專業的檢測技術,維護好企業“**責任人”的責任意識,才能真正促進食品行業健康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