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08 來源:互聯網
ILAC認證是服務于研究實驗室所認可的一切事物,是一個對產品認證的權威機構,組織機構在于他的權威性,性質為國際性的,在各個國家都有涉及,各個國家的各級組織也不盡相同,ILAC為國際實驗室互認組織,中國的就是CNAS,作為中國的研究實驗室的權威機構,ILAC認證也就是有中國CNAS資質的實驗室出具的測試報告。
1.一般都是出具國際標準IEC的測試報告。
ILAC-MRA英文全稱“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ooperation- 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是國際互認標志,有此標志的檢驗結果可以在世界上46個經濟體的56個實驗室認可機構得到互認。
2.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現改名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于2001年1月31日與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簽署了多邊相互承認協議“ILAC-MRA”(ILAC 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 ),并于2005年1月獲得了ILAC批準使用ILAC-MRA國際互認標志的許可,這表明經過CNAL認可的檢測實驗室出具檢測報告使用CNAL標志的同時也可使用ILAC-MRA標志。
3.ILAC,中文: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前身是國際實驗室認可大會,始創于1977年。1996年,世界上44個實驗室認可機構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簽署“諒解備忘錄”,宣告了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的成立。
4.ILAC目標為:
1) 研究實驗室認可的程序和規范;
2)推動實驗室認可的發展,促進國際貿易;
3)幫助發展中國家建立實驗室認可體系;
4)促進世界范圍的實驗室互認,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評審。
5.ILAC多邊承認協議(MRA)作用:
ILAC通過建立相互同行評審制度,形成國際多邊互認機制,并通過多邊協議促進對認可的實驗室結果的利用,從而減少技術壁壘。截止2006年,包括我國在內的54個實驗室認可機構成為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的正式成員,并簽署了多邊互認協議,為逐步結束國際貿易中重復檢測的歷史,實現產品“一次檢測、全球承認”的目標奠定了基礎。
6.我國參與ILAC的有關活動情況
1996年9月包括原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L)和原中國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實驗室認可委員會(CCIBLAC)在內的44個實驗室認可機構簽署了正式成立“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的諒解備忘錄(MOU),成為ILAC的**批正式全權成員。
2000年11月和2001年11月,原CNACL和CCIBLAC分別簽署了ILAC多邊互認協議(MRA )。
7.2003年原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2002年7月在CNACL和CCIBLAC合并基礎上成立的國家認可機構)續簽了ILAC多邊互認協議(MRA )。
目前,CNAS已取代原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繼續保持我國認可機構在ILAC中實驗室認可多邊互認協議方的地位。
對檢測/校準實驗室和檢查機構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務作出正式承認的程序,是對檢測/校準實驗室進行類似于應用在生產和服務的ISO9000認證的一種評審,但要求更為嚴格,屬于自愿性認證體系,它由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組織進行。通過認可的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可以加蓋國家實驗室認可委員會(CNAS)和ILAC的印章,所出具的數據國際互認。
ILAC認證機構的成立,服務的各種項目,對產品的創新,以及產品的生產提供了可供檢查的機構,它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有應用,融入生產技術里的方方面面,對此的評審也有及其嚴格的要求,堅持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對每個被認可的產品全方位給予保障,我國也對比積*參與進來,為市場的總體發展起著促進作用,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不需要的繁瑣步驟,形成國際間的信息交流。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