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7 來源:互聯網
12月1日,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條例》有哪些新要求?對設立的新條款、新規定,該如何理解和執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條例》施行首日,中國市場監管報社在北京舉辦會議,學習貫徹《條例》。來自市場監管總局、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法律界、食品業界的代表150余人參加了會議。
《條例》是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又一項重大法制建設成果,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內容。會上,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協調司、食品生產司、食品經營司、特殊食品司、食品抽檢司、執法稽查局、價監競爭局、網監司、質量監督司、認證監管司、認可檢測司以及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檢科院、食品審評中心、市場監管學會等十多個司局單位參會交流,就《條例》的修訂情況、監管要求等進行了解讀分析,對新時期加強市場監管業務融合、匯聚監管合力促進食品安全共治進行了工作探討。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社科院大學的專家學者深入講解了《條例》的立法背景和法治內涵。浙江省義烏市政府負責人參會交流。北京、江蘇、浙江等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參會代表結合執法實踐交流了學習貫徹《條例》的認識和體會。10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到會參與宣講交流和學法守法用法聯合倡議活動。
食品安全監管相關司局負責人在會上指出,《條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四個*嚴”要求,在《食品安全法》的基礎上,補短板、強弱項,以良法善治,為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條例》共10章86條,對餐飲服務提供者、單位食堂、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等主體都提出了具體要求。從事關系群眾利益的重點領域監管工作,必須帶頭崇法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要切實抓好落實食品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供貨者管理、進貨查驗和出廠檢驗、生產經營過程控制等工作。要不斷提升食品抽檢的效能,堅持問題為導向,防控食品安全風險,嚴格落實特殊食品審評注冊、備案管理職責,形成部門聯動、社會協同、食品生產經營者和公眾共同參與的長效機制。
認證監管司負責人指出,《條例》對質量認證工作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強調質量認證是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一種重要手段,落實《條例》重點要提升質量認證的供給水平、有效性和社會影響力,更好地服務食品安全工作。
網監司有關負責人指出,食品生產經營在互聯網時代發生很大的變化,落實《條例》更需要完善共治機制。政府部門、監管機構、平臺企業要承擔不同的責任,但線上線下落實法律要求是一致的,要共同遵守一個原則。
認可檢測司有關負責人指出,《條例》對食品檢驗作出了明確規定,監管部門要引導食品檢驗機構良性發展,對檢驗數據的公正性、客觀性、有效性和時效性強化管理,同時要推進完善食品行業的檢驗檢測體系。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王敬波在發言中稱,《條例》細化了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強化了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完善了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并加大食品安全違法處罰力度,切實實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食品安全的原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王旭從治理主體的多元、治理環節更加嚴謹等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層面和參會者進行了分享。中國檢科院、中國社科院大學的專家學者也紛紛發言,從立法角度條分縷析,對《條例》的新條款、新規定等進行深入闡述。
江蘇省鎮江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處處長朱志玲分享了本地區監管經驗,她表示,社會共治在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中至關重要,鎮江通過落實地方政府的屬地責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營造氛圍、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科學素養等方式,不斷探索食品安全共享共治共建的方法,取得顯著成效。北京、浙江等地市場監管部門代表回顧了以往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強化及探索過程,并對《條例》施行后如何進一步完善監管措施進行了討論。
美團點評集團外賣業務負責人分析了外賣產業發展特征。他表示,要讓大家吃得更好,**要保證吃得放心。美團點評通過不斷完善公司內部食品安全組織和制度體系,強化入網商戶審查和管理,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未來,在繼續認真履行平臺責任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推動政企合作,在智慧監管、信用體系建設、食品安全知識宣傳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互聯網平臺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優勢,為構建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格局貢獻力量。
座談交流結束后,中國市場監管報社同與會的美團點評、物美、漢堡王、宏狀元、便利蜂、三只松鼠等百余家食品企業共同發出倡議,呼吁社會各界特別是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行動起來,深入學習、準確理解并認真學習貫徹《條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為構建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格局,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貢獻力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