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7 來源:互聯網
“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環保領域將涉及哪些重要內容?
6月2日,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9年會“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十四五’綠色轉型”主題論壇上,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主任任勇介紹,在“十四五”期間,應該在評估現有的環境經濟政策基礎上,強化環境經濟政策的效果。特別是要研究建立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實物統計與國民經濟核算國家制度。任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這些工作也是建立綠色GDP的基礎性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06年9月,原國家環??偩趾蛧医y計局曾聯合發布中國**份經環境污染調整的GDP核算研究報告——《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此后雖未再發布過類似的報告,但是,生態環境部相關部門對綠色GDP的研究工作一直不斷向前推進。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18年,全國338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全國1940個國控地表水水質斷面中,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1.0%,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6.7%,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
從近年來監測的數據看,大氣、水等領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趨勢較為明顯,但固廢等領域的環境問題較為突出。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執行會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介紹,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過去以填埋為主,全國非正規垃圾填埋場有1萬多個,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帶來安全隱患。全國的建筑垃圾年產生量達50億噸,存量建筑垃圾已經達到200多億噸,占地200多萬畝。
雖然個別領域的環境問題突出,總體生態環境仍處在改善向好的階段。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認為,目前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
吳舜澤認為,以2020年為節點,之前的“十三五”和之后的“十四五”有三個特征:**是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支柱分別為環境、經濟、社會,環境與另兩個的差距盡管縮小,但沒有根本性、本質性地扭轉,如果三個支柱完全協同匹配,估計將在2030~2035年;第二是生態文明有三個目標——質量目標、綠色發展目標、治理體系目標,現在看來,環境質量改善或者污染防治目標完成情況明顯快于綠色發展的進程和治理體系的轉型進程;第三,我國區域之間、城鄉之間、行業之間環境和經濟的態勢可能會不斷分化甚至固化,這種差距可能比之前更大。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陸軍說:“目前中國已經啟動了‘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在整個規劃編制過程中,要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原則。在這個階段,尤其需要強化生態環境規劃的基礎與**作用?!?/p>
陸軍介紹,“十四五”生態環境規劃要堅持三個面向,一是堅持面向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征程來謀劃規劃。二是堅持面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來謀劃規劃。推動“一帶一路”的綠色發展,完善現有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機制,為世界貢獻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思想及中國方案。三是堅持面向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協同推進和謀劃規劃。
“從整個質量目標看,‘十四五’應該是中國完成2020年總體改善后,要具有的一個新的提升階段。同時,又是為了2035年實現根本好轉之前的關鍵基礎。”任勇說,從“十四五”開始到2035年,環境質量改善的指標內涵可能會拓展,需要關注一些新的環境問題。特別是水、土、氣等環境要素的交互作用,常規污染與氣候變化的相互影響。另外,還要注意環境污染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關聯性問題。
任勇介紹,在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同時應該著手研究2035年遠景目標的戰略規劃,在評估現有的環境經濟政策基礎上,強化環境經濟政策的效果。針對地方政府和企業,要借助信息手段,發揮政府的引導推動作用,系統構建政策指導或治理技術的咨詢體系。
此外,任勇還提出,要完善共建共享的環境治理體系,推動綠色消費方式或生活方式,加強地方環境治理專業化能力和國家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的能力等。
在論壇討論中,綠色消費成了各參會嘉賓關注的焦點之一。
據估算,2018年我國綠色經濟產值約為6萬億元,到2025年可達到12萬億元,約占GDP的8%。到2035年,達到GDP的10%以上。但綠色消費領域的發展并不好。
任勇說:“消費對資源環境的壓力逐漸增加,成為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比如說消費領域對資源能源的需求持續剛性增長。2015年居民消費綜合能耗占總能耗的26%,到2035年我們預測可能會達到40%?!?/p>
任勇認為,“十四五”期間,無論是從推動綠色發展還是從保護生態環境來講,都應該緊緊抓住綠色消費的窗口機遇期。
不得不提的是,與綠色消費、綠色經濟相對應的就是綠色GDP。在主題論壇上,任勇提出,要研究建立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實物統計與國民經濟核算國家制度。
任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先要把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實物量弄清楚,在此基礎上,通過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弄清楚價值量,算出多少錢,再加入到GDP的核算之中,這就是綠色GDP。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實物統計與國民經濟核算國家制度正是建立綠色GDP核算的基礎性工作。
早在2004年,原國家環??偩趾蛧医y計局曾聯合開展綠色GDP核算的研究工作。2005年,北京、天津、河北、遼寧等10個省份啟動了以環境污染經濟損失調查為內容的綠色GDP試點工作。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雖然官方并未就綠色GDP的研究進展進行公開通報,但是,相關部門對一些試點地區開展的綠色GDP核算工作一直在持續推進,且綠色GDP的核算體系也在不斷升級完善中。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