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7 來源:互聯網
近日,中檢達元參與制定的《校園食材配送管理和服務規范》紹興地方標準正式授權發布。
校園食品安全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中檢達元重點關注的問題,中檢達元也一直致力于為校園食品安全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保障校園師生食品安全。但以往校園食材配送一直都是企業自發行為,根據企業內部制度和傳統做法執行,沒有統一的標準。對此,中檢達元為應對相關情況,為標準提供了可行性方案,規范校園食材配送全流程。該標準的出臺,與過往相比,能為校園食品配送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校園食材配送管理和服務規范》是由市場監管部門牽頭,中檢達元及配送企業、學校食堂聯合研究制定并于10月份出臺,集成并細化了進貨查驗控制、配送過程控制、烹飪與終端供應、信息記錄、追溯與召回、監督管理等技術規范等方面,該標準涵蓋了9個主項和60余個子項。中檢達元作為標準制定單位之一,下面就帶您詳細了解《校園食材配送管理和服務規范》中的要點。
01標準制訂背景
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確定將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數字化平臺建設作為省局2020年的一號工程來抓。
2019年以來,嵊州市圍繞全國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四個*嚴”的要求,按照“前端控源頭、終端防風險、全線智能化”的思路,引入全國**食品、農產品冷鏈供應鏈追溯體系中小學示范工程項目建設試點,通過全過程動態實時智能監管,將校園食材采購、查驗、配送、配餐等重點環節納入大數據分析,將食品安全追溯從“田間”一直貫通到“餐桌”,打破學校、監管部門、配送企業三方數據壁壘,在國內**構建起校園食材全過程智慧監管體系,實現嵊州市147所學校8萬師生每日5000批次食材配送的全鏈條監管。
對此,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第1717期《浙江政務信息》專報載文——《嵊州市構建智慧監管鏈“兩端一線”實現校園食品安全“全程護航”》,推廣和介紹了嵊州校園食材配送服務和安全監管的工作經驗。紹興市委辦、紹興市改革辦亦相繼作了經驗介紹。
截止2018年,紹興市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學校和幼兒園1153所,師生83.87萬人,基本上在校園就餐。校園師生就餐人數之龐大,校園食品安全責任重大。
如何將校園食材安全配送管理和服務規范標準化、數字化,是食品安全綜合治理數字化平臺建設的重要一環,亦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尤為關心的一項民生工程。嵊州市校園食材安全配送管理和服務規范具有一定的地方產業特色和普遍推廣意義。通過制定本標準將促進紹興校園食材配送標準化、規范化,確保校園食品安全,讓師生安心學業,讓家長放心,共筑紹興食品安全長城。
目前,國家對食品安全監管有《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亦有相應的食品安全標準,但針對校園食材配送管理和服務規范尚無專門和明確的標準。
02標準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從事紹興市校園食材配送的服務企業。按照現在紹興市校園食材配送模式,配送主體應為依法取得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食品生產許可證等的企業,并與學校簽訂食材配送協議的獨立法人。杜絕無證無照的個人或單位從事校園食材配送工作,進一步明確配送主體責任,便于行政監督管理。
03標準四大亮點
亮點1:緊貼校園食材配送情況,界定分類
根據不同類別設置分類,例如按校園配送食材品種,分為預包裝(含速凍、冷藏)食品、生鮮(散裝)食品。按校園配送場所,分為收貨區、存儲區(冷庫)、流通加工區、發貨區、檢測區、烹飪區、供應終端區。按校園配送的運輸,分為冷凍車、冷藏車、貨車。通過界定配送食材品種、配送企業資質、配送運輸,杜絕無證無照、或尚不配備相應設施的個人或單位參與校園食材的配送。
亮點2:明確企業配送要求
本標準要求從事校園食材配送的企業應具備相應的資質和配送能力,能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起規范齊全的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和信息記錄管理制度。
而針對該項的制定,主要從資質與管理制度要求、場所與設施要求、配送人員三個方面進行界定,參照 GB 14881-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 31621-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經營過程衛生規范》。
亮點3:因地制宜,從食品安全配送的實際出發
標準規范了食品采購查驗、中間運輸環節、飯菜烹飪、終端供應這四個關鍵環節的執行流程,減少中間流通環節,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保證食材配送一條龍服務,實現安全高效。
采購查驗控制:落實供應商資質和校園食材進貨的查驗記錄制度,確保食材從源頭得到把關控制。
配送過程控制:食材在配送過程中,貯存和運輸是兩個重環節,貯存或運輸時溫度過高,*容易造成食材變質腐爛;貯存或運輸時與有毒有害物品混淆,存在著重大的食品安全隱患,故應落實貯存和運輸管理要求,保證食材安全快速及時送到校園。
烹飪與終端供應:根據學校接收食材的實際情況,查驗食材的運輸環境、食材溫度、包裝、感官性狀、生產日期及保質期限、數量,并索取相關憑證和留樣并記錄。為保證學生營養健康和餐飲食品安全,本標準還引用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要求。
亮點4:落實可追溯制度,三方主體有據可循
落實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使得食材從“農田、車間到餐桌”的“前世今生”可查可知。通過信息電子化手段,對校園食品的產地日期、票據憑證、檢測報告、配送路線、庫存數量等進行即時溯源,便于食品安全監管時可隨時查詢歷史數據,實現資源共享,溯源清晰,監管有據。
通過本標準的制定與實施,讓配送企業、學校、監管部門三方有據可循,規范運行,確保校園食材安全配送供應。
參考來源:浙江省紹興市地方標準《校園食材配送管理和服務規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