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7 來源:互聯網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
,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近日,生態環境部制定印發了
(以下簡稱《
)。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態勢持續向好。但由于生態環境脆弱、生態系統嚴重退化、生態保護的空間劃定和權限職責的界限模糊不清,我國生態安全仍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生態保護紅線”戰略的出臺尤為關鍵和重要。
2017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
明確提出,要建設和完善生態保護紅線綜合監測網絡體系,開展定期評價,建立考核機制,對各?。▍^、市)黨委和政府開展生態保護紅線保護成效考核。
習近平總書記也作出重要指示:“在生態保護紅線方面,要建立嚴格的管控體系,實現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生態環境部此次制定印發的
,以“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監管目標為導向,突出以人為干擾活動及生態環境影響的重點,從生態功能、面積、性質和管理4個方面建立了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用嚴格的管控體系實現一條紅線管控所有重要生態空間。
對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進行了詳細的劃定和闡釋,且每個指標都有相應的指標解釋、計算方法以及數據來源及應用。
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包括面積、性質、功能、管理4個指標類型共15個監管指標。其中,面積指標類型包含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1個指標;性質指標類型包含人類活動影響面積、自然生態用地面積比例等4個指標;功能指標類型包含植被覆蓋指數、水源涵養能力等7個指標;管理指標類型包含公眾滿意度、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事件等3個指標。
為使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可獲取、可量化、可評估,提高指標數據質量,客觀反映生態保護紅線狀態及變化,確保監管成果具有真實權威性,
指出,每項指標在數據來源及應用上,要綜合利用好遙感監測與地面監測技術,做好核實工作,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及時報送。建立科學合理、切合實際的監管指標體系,生態保護紅線才能做到行之有效、有規可循。
值得一提的是,
的科學性不僅體現在數據來源及應用上,還在全國和地方的具體踐行指導上得到了充分展現。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在堅持海陸統籌,兼顧全國通用性、地方差異性的基礎上設定了共性指標和特性指標,在這15個指標中,8個為共性指標,7個為特性指標。
如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人類活動影響面積、生態修復面積比例、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事件等需要統籌考量、具有整體導向的指標,被劃定為共性指標;海洋自然岸線保有率、水源涵養能力、線性工程密度等需要根據地方實際考量的指標,則被劃定為特性指標。
同時,
中明確,各?。▍^、市)可結合本地實際,增加特性指標,體現區域差異化特點。
除了將不同的監管指標進行類型和屬性上的區分,
對15個具體監管指標的評估周期也做出了區分。如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人類活動影響面積、生態修復面積比例、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事件等9個指標被要求進行年度評估,而水土保持能力、洪水調蓄能力等6個指標被要求五年評估一次。
明確,年度監管重點評估生態保護修復的成效,強化目標責任制;而五年監管重點評估生態功能的變化情況,強化建立評估和生態安全預警機制。
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自然少不了日常監管的有效開展。
中明確,日常監管要重點管控人為干擾活動,以縣級行政區為單元,建立日常監管臺賬,從而形成生態破壞問題清單和修復計劃清單,強化監督執法力度。
此外,為夯實生態保護紅線對地方乃至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要求,生態環境部門應當強化監管結果應用,推動其作為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評價、生態補償,以及領導干部離任審計、績效考核、獎懲任免、責任追究的重要依據。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