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7 來源:互聯網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科技社團發展與治理論壇”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世界鋼鐵協會原主席張曉剛指出,過去五年當中,中國是全世界所有國家公認的在國際標準化領域里面做出*大貢獻的國家。
張曉剛是在題為《國際標準化**中國科技社團的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中提出這一觀點的。張曉剛介紹,ISO國際標準組織成立于1947年,中國是25個發起國之一,到1990年中國一共主持了兩項國際標準,從2000年開始,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制造業在全球地位的不斷提升,中國在全球規則制定領域不斷發出自己的聲音,按計劃,到2020年中國將主持國際標準395項,現在已經完成495項。
張曉剛同時強調,即便如此,在這個領域中國和發達國家相比依然有著巨大差距。據統計,在現在的國際技術規則制定領域里,由美英德法日主持和主導的國際標準數量占到全球標準數量的90%到95%,而另外的170個國家主持的標準數量占到5%,6年前中國僅占0.7%,現在上升到1.8%。
“**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張曉剛認為,中國正在推動的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點就是進一步解決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問題,而標準化則是高質量發展的抓手。
他說要想成為全球企業,就必須重視標準。在5G上華為一開始想選主要的做,后來發現5G相關技術標準組織全球有數百個,*后華為決定300多個團體標準組織全部參加,有400多員工專職做標準,成為中國所有企業當中全職能參加標準工作員工*多的企業。這也是為什么美國政府把華為列上黑名單,前不久又不得不宣布美國企業可以跟華為一起制定國際標準的重要原因,因為否則美國企業在5G技術上跟中國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張曉剛認為,*近幾年國際標準化領域呈現出以下三個發展趨勢:
**,
。全球化發展需要實現全球社會治理,比如新冠病毒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應對這種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是我們全球每個國家的共同責任,應該摒棄政治偏見或者意識形態差別的影響,建立一個全球通用的國際標準。
其次,
。比如德國提出了“工業4.0”,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德國要成為“工業4.0”標準的推動者,要在歐洲甚至在全球推行這些標準,以確立德國作為全球制造業***的地位。
再次,
。即標準走在了產品和產業的前面,這是近幾年全球技術領域出現的新趨勢。比如,利用5G技術,未來五年到十年輪式機器人進入全世界的家庭是一個必然趨勢。這種高新技術領域標準化的發展趨勢應該引起中國科技界的重視,因為標準的主導者一定是技術的**者和市場的控制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