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7 來源:互聯網
7月22日鳴鑼開市的科創板,8月21日完成首月交易。來自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科創板市場開市首月運行平穩,合計成交逾5800億元。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科創板開市以來經歷了充分博弈、震蕩上漲、回歸理性的過程,總體運行平穩,市場熱情度處于高位,投資者情緒逐步趨于理性。
數據顯示,開市首月28家已上市科創板公司股價全部上漲,較發行價平均漲幅171%,漲幅中位數為160%。分行業看,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漲幅居前。從規模觀察,中、小市值股漲幅高于大市值股。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隨著新股供給常態化、投資者參與熱情趨穩,科創板估值將逐漸回歸理性。
開市前期,科創板市場交易活躍度偏高,隨后趨于平穩。首月成交額(含盤后固定及大宗)合計5850億元,日均254億元,占滬市比重為13.8%。換手率從開市首日的78%穩定至目前的10%至15%區間。
從投資者結構看,近四成開通科創板權限的投資者(155萬戶)參與首月交易。自然人投資者為科創板參與主體,交易占比89%。
在備受關注的定價方面,已上市的28家科創板公司2018年扣非前攤薄后市盈率區間為18至269倍,中位數45倍;扣非后攤薄后市盈率區間為19至468倍,中位數48倍。從動態市盈率指標看,28家公司按照2019年預計每股收益計算的動態市盈率中位數34倍。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8家公司的定價情況觀察,絕大多數公司發行市盈率低于可比公司,也基本落于賣方建議估值區間內,符合市場預期。28家公司發行市盈率高低有別,體現了市場對不同行業、不同公司的差異化價值判斷。
業界評價認為,諸多跡象表明,借助提高網下機構占比、試行跟投制度、投價報告約束機制、剔除*高報價機制等制度設計,科創板基本形成了相對理性、獨立判斷、壓實責任的發行承銷環境,市場化發行機制初步顯效。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