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0-29 來源:互聯網
企業標準準確地說不是申請,而是備案。因為沒有人管你制定企業標準的,只是你制定企業標準之后,到當地的標準化主管部門進行備案,一般是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標準處等。
1 企業標準的常見錯誤和問題
目前絕大數企業制定企業標準的目的性不強,而且存在諸多問題和困惑,主要問題如下。
(1)企業標準能否低于國標的疑問。隨意降低甚至減少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中的關鍵技術指標。
(2)技術指標單純照抄或照搬國標或行標,未進行驗證。
(3)未注意引用標準的時效性。企業標準的有效期為5年,企業沒有在企業標準失效前6個月進行復審備案。
(4)未按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要求編制企業標準,例如:引用標準排列順序錯誤,計量單位和數據修改錯誤,章節、字體不正確。
(5)將過程控制與產品檢測混為一談。企業標準是對*終產品的檢測,過程控制不應放在企業標準中。
(6)企業標準指標設置過高,未考慮成本控制,合格率也難以保證。
企業標準的編制應有利于企業技術進步,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管理和增加社會經濟效益;應有利于合理利用國家資源、能源,推廣科學技術成果;應有利于產品的通用互換,符合使用要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2 企業標準的快速編制方法
掌握一套合理的編制方法是快速、準確編制企業標準較好的辦法,能夠大大縮短編制企業標準的時間,也能克服企業存在的一些常見問題。
(1)正確選用合理的編制模板,如選用企業標準編寫模板TCS-2009版本。TCS-2009編制標準符合GB/T1.1-2009的新規定,提供了方便的標準編寫工具,具有要素及排版、層次標題樣式、要素內容樣式等多項功能。只是TCS'-2009編制生成的是TCS格式文件,如果未安裝此軟件,office軟件不能直接打開識別,其實只要把該文件的后綴名tcs改成doc,word軟件就能識別了。
(2)熟悉GB/T1.1-2009標準條款要求,正確編排章節次序,一般次序是目錄一前言一范圍一術語和定義一技術要求一試驗方法一檢驗規則一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3)抓住重點,**編制“檢驗項目和不合格分類”表格,檢驗項目和不合格分類是標準的核心部分,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應確定檢驗項目的名稱、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對應的條款號、出廠檢驗項以及合格類別分類,“檢驗項目和不合格分類”
(4)按照“檢驗項目和不合格分類”表逐步編制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要一一對應,保證標準的完整性,避免有技術要求而沒有試驗方法,或有試驗方法卻沒有技術要求的情況。個別的檢驗項目可以進行適當調整,符合正常的試驗順序。
(5)?確定出廠檢驗項目。出廠檢驗項目除了參考相關國標中的出廠檢驗項目設置外,就是按照生產許可證中規定的出廠檢驗項目來設置。出廠檢驗要遵循經濟合理的原則,企業必須具備出廠檢驗設備,檢驗人員應通過相關培訓。
(6)制定檢驗規則,進行組批和明確抽樣方案。連續批的檢驗按GB/T2828.1-2003《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確定接收質量限AQL后進行合格判定,孤立批的檢驗按GB/T2828.2—2008《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2部分:按*限質量LQ檢索的孤立批檢驗抽樣方案》,當然孤立批的檢驗也可使用GB/T2828.1-2003的部分抽樣方案。企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抽樣方案,并按照不合格A、B、C分類進行合格判定。
(7)確定企業產品標準的適用范圍,編制產品型號命名規則。對標準的適用范圍應進行必要的限制,采用適當的定語進行修飾。必要時再編制產品分類、術語和定義、符號和縮略語。
(8)確定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具體要求,對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分別進行相應的規定。
(9)*后對整篇文稿進行重新排版,查漏補缺。
企業要編制好企業標準,通常要經過多次修改,文稿版次一般為初稿、工作組討論稿、征求意見稿、送審討論稿、送審稿、報批稿。這里要指出,確定編制小組非常重要,需要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另外企業可在此基礎上制定內控標準,內控標準的要求應與企業標準加以區別,內控標準要嚴于企業標準,以保證產品的出廠合格率。
3 備案步驟分析
為了能較快地通過企業標準備案,減少因不熟悉企業備案流程而耽誤的時間,企業非常有必要熟悉企業標準備案的程序和步驟。
3.1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
填寫企業產品標準審查單{會議紀要)和企業產品標準審查專家組意見表,主要是對企業產品標準與國家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規定的符合性,是否屬于國家明令淘汰產品,標準編寫與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系列國家標準的符合性,標準名稱能否反映產品的真實屬性、技術內容的先進性、合理性和完整性、試驗方法的科學性、檢驗規則的可操作性等幾個方面進行描述,給出企業產品標準總體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對是否低于推薦性國、行、地標作必要的說明,*后給出是否通過意見。需注意的是:審定人員須工程師以上職稱,可以是本企業或企業外的專業技術人員,人數不能少于5人,且為奇數,每家單位人員不得超過2人,另外起草人不應作為審定人員。審定人員的專業應盡量與所評審的企業標準的產品領域相適應。標準審查可以由企業自身負責組織也可以委托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行業協會或其他技術組織。
3.2提交報送資料
應根據各省制定的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辦法,在企業標準備案時提交企業所在地所需的資料,大致如下:(1)新申請企業產品標準需帶:企業代碼證復印件、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老企業帶產品執行標準登記證;(2)企業產品執行標準備案登記表二份;(3)企業標準文本(紙質)二份;(4)企業標準文本(電子)一份;(5)企業標準編制說明一份;6)企業標準審查紀要(附審查人員名單、資格證書復印件)一份。
3.3技術符合性檢測報告
有些省市在企業標準備案時,還需要提供技術符合性檢測報告。我們認為不能一概而論,對于涉及人身健康、安全、衛生方面的技術指標應該從嚴,必須附上相關指標的技術符合性檢測報告,而對于其他類的產品是否一定要提交技術符合性檢測報告,應酌情處置。如果采用的是國家或行業標準通用試驗方法進行檢測時,應附上相關資質檢測機構提供的技術符合性檢測報告;而如果是企業自定的試驗方法,沒有國家、行業標準相對照,質檢機構也不可能通過該企標的計量認證考核,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只要提供相關的原始記錄或檢測數據,企業需對數據的真實性負責。
4 結語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近幾年企業標準的地位不斷凸顯,這是對國家、行業標準的重要補充,企業標準甚至有可能轉成國家、行業標準,這也要求國家和政府部門對此給予大力支持,特別是在科技創新、節能降耗、綠色環保的生產企業制定企業標準時,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大扶持力度。
企業標準備案是企業的自主行為,標準化主管部門應積*鼓勵企業。標準化主管部門在加強對企業標準備案管理工作的同時,也應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標準化主管部門應及時指出企業標準中存在的問題,對于企業的提問給出耐心細致的解答,通過做好組織廣大企業的標準編制人員必要的宣貫和培訓工作,不斷壯大企標編制人員隊伍,提高編制水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企業標準備案注意事項》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