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行業,同時也是資源消耗和能源消耗型行業。我國二氧化碳的五類主要排放源是固體染料、液體染料、氣體染料、水泥生產和廢氣燃燒。因此,對水泥企業進行碳排放核算與分析,不僅對水泥企業有著重要意義,也對建立低碳社會有著重要意義。
?
水泥企業碳排放核算常見問題
1、國家給出了區域電力排放因子,但是在執行MRV課題時,我們也看到了國家出臺的每個省的排放因子,這樣,從國家的角度,為了數據可比,肯定要用國家的因子,但從各個省份上來說,是不是自己省份的排放因子更加準確?
答:采用國家給出、并不斷更新的區域電力排放因子。
?
2、有的企業是自己發電,有的企業外包給其他企業發電。外包企業把余熱給發電企業,發電企業就在外包企業里面弄了一個余熱發電廠,發出的電以協議價賣回給外包的企業用,怎么來計算電力排放量?
答:這涉及到業務外包的問題。企業將部分業務外包出去了,承包企業就有該部分業務產生的排放量。如果它的排放量夠門檻,就需要申報;但它的排放量沒有夠門檻,就不需要申報。如果余熱發電的業務不外包,發包企業就有了余熱發電業務產生的排放量。若夠門檻,就需要申報。這種情況對我國所有地方、所有行業是相同的。
?
3、熟料中不是來源于碳酸鹽分解的 CaO、MgO 的含量理解不清楚,能否給出具體的定義。
答:熟料中不是來源于碳酸鹽分解的 CaO,MgO 含量,實際上是指生料中不以碳酸鈣和碳酸鎂形式存在的鈣和鎂的化合物(如 Ca(OH)2、Mg(OH)2 等)折算成 CaO,MgO 的質量占熟料質量的比例。熟料中不是來源于碳酸鹽分解的 CaO、MgO 的質量,主要指有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采用礦渣、石膏等配料中含有的鈣和鎂的化合物折算成的 CaO、 MgO的質量。
?
4、有的企業生產白水泥,不加入非燃料碳,此時該部分的排放怎么算?
答:此時該部分的排放設為 0。
?
5、對于缺省值和企業檢測值,應怎樣選擇?
對于缺省值和企業檢測值,應該優先使用企業檢測值。如果沒有條件或方法規范檢測,就采用缺省值。但是,對于同一企業在填報企業排放等系列數據時,所有的數據必須保持一致性。如果某個數據采用企業檢測值,就應一直采用企業檢測值;如果采用缺省值,就應一直采用缺省值。
?
6、對于余熱發電部分,我們走了幾家企業,有的發電是自發自用的,聯網但不上網;但也有企業的余熱發電上電網,同時也從網上購買電量。怎么來計算電力排放量?
答:對于余熱發電是自發自用的,企業的電力排放量只需要考慮外購電力所對應的排放量;如果余熱發電業務發出的電量有上網的,同時也從電網購買電力,此時需要扣除發電上網部分電量,用凈購入的電量計算電力排放量。
?
7、水泥工藝過程排放的計算是以氧化鈣、氧化鎂為目標進行追蹤的,為什么不按照燒失量來計算?
答:生料的燒失量包括有機原料的揮發量、水分的揮發量、還原物的氧化、碳酸鹽的分解和粉塵等因素,還包括燃料燃燒后的灰燼等因素。燃料燃燒后的灰燼留在窯里,增加了熟料的產量。碳酸鹽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碳量占生料燒失數量的主要比例。如果將生料燒失量完全看作二氧化碳的產生量,誤差是較大的。
?
8、窯爐排氣筒(窯頭)粉塵、旁路放風粉塵的質量,企業沒有正規的統計,如何進行計算?
答:按照目前現有的生產技術,旁路放風粉塵基本沒有,但是有窯爐排氣筒(窯頭)粉塵。按照環保部門的規定和《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_4915-2004)》,粉塵都有監測,每年需要出監測報告。按照標準,窯頭需要監測粉塵,窯尾除了監測粉塵,還需要監測 NO2、SO2 等排放。監測的數據單位為 kg/m3 或 kg/t,根據企業生產排氣筒的流量數據,換算得到窯爐排氣筒(窯頭)粉塵的質量。因此,需要填報的數據為:窯爐排氣筒的粉塵濃度(單位 kg/m3)、窯爐排氣筒的氣體流量(m3/h)、產量(t/h)或者直接填寫窯頭粉塵的質量(單位? kg/t 熟料)。
?
9、窯頭粉塵重量采用粉塵監測設施的流量、濃度值進行計算,這里應采用除塵之前的粉塵濃度值,還是除塵之后的粉塵濃度值?
答:除塵之后的粉塵濃度值。
?
10、附錄中只列出了 6 種廢棄物,企業采用了其他廢棄物怎么處理?
答:附錄中只列出了 6 種廢棄物,這是通過典型企業調查,參考 IPCC 指南、《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減排議定書》等文獻收集得到。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使用的廢棄物不一樣,發熱量也不同,千差萬別。建議只考慮這 6 種廢棄物。若有其他廢棄物,企業愿意報告,就需要自己檢測參數,而且有認可的檢測標準和方法。
?
對于碳排放測算及評價沒有足夠技術能力的企業,也可以委托相關權威機構進行管理工作。百檢網擁有齊全CMA、CNAS資質,有多次協助大型企業完成碳排放測算評估工作的經驗,并獲得企業高度認可。如果有碳排放核查相關業務,歡迎咨詢:15201733840(同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