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1-02 來源:互聯網
6月5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草案強化工業固體廢物產生者的責任,完善排污許可制度,要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會議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生態環境部即將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案)》,引起廣泛關注。修訂案除了增設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垃圾分類制度等,還對具體罰則進行了修訂,多項違法行為罰款提升至100萬元,印刷包裝企業違法成本進一步增大。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本次《固廢法》修訂案增加了排污許可制度、環境保護稅、環責險等多個方面內容,并重申“洋垃圾”禁止令。此外,修訂案還新增區域合作條文,統籌建設區域性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新法有望在2019年下半年正式出臺。
新增多項罰則,*高罰款100萬元
現行《固廢法》自1996年起實施,2004年第.一次進行較大幅度修改,而此次則是《固廢法》實施22年間第二次較大幅度修改。據了解,《固廢法》修訂草案共六章102條,其中修改50條(不包括僅修改“環境保護”為“生態環境”的條款),新增14條,刪除4條。
修訂草案強化了生產者的主體責任,強調固體廢物產生者是固體廢物治理的首要責任人。草案還提出“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將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管理經驗吸納與固化,鼓勵生產者開展生態設計、建立回收體系,促進資源回收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修訂草案對部分違法行為的罰則進行了修訂,多項違法行為的罰款提升至100萬元,一些以往沒有具體罰則的行為,也加上了相應的罰則。
《固廢法》修訂草案涉及罰款的主要變更點:
違法行為 | 現行法律罰則 | 修訂草案罰則 |
產生、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企業,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公開固體廢物產生、利用、處置等信息的; | 無 | 1-10萬元罰款 |
未依法取得排污許可證,或者未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管理所產生的工業固體廢物或者危險廢物的; | 無 | 2-20萬元罰款 |
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者委托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受委托者的運輸、利用、處置行為違反國家環境管理有關規定的。 | 無 | 分別對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者和受委托人處1-10萬元罰款 |
不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的; | 1-10萬元罰款 | 2-20萬元罰款 |
不按照國家規定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的; | 無 | 2-20萬元罰款 |
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 | 無 | 10-100萬元罰款 |
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托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經營活動的; | 2-20萬元罰款 | 10-100萬元罰款 |
不按照國家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或者未經批準擅自轉移危險廢物的; | 2-20萬元罰款 | 10-100萬元罰款 |
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的; | 1-10萬元罰款 | 2-20萬元罰款 |
未經安全性處置,混合收集、貯存、運輸、處置具有不相容性質的危險廢物的; | 1-10萬元罰款 | 2-20萬元罰款 |
未制定危險廢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的。 | 1-10萬元罰款 | 2-20萬元罰款 |
據了解,國家規定企業產生的固體廢物必須交由有處理資質的第三方處理,但目前在國內,廢棄物處理商的處理能力有限,水平參差不齊。更讓人頭疼的是,國家可以提供廢棄物處理資質認證的機構有限,雖然各地也在積*擴大廢棄物處理能力,但是仍然嚴重“產”不足需,有些企業每年有3-5個月時間都找不到合適的第三方來處理廢棄物。并且處理成本壓力非常大,特別在一些南方城市危險廢棄物轉移焚燒的成本甚至達到15000元/噸。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